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建设一片新天地
——曾都新农村建设纪略
作者:唐天才
  1月初,记者在曾都区万和镇走马岭村看到,一排排新式农房拔地而起,宽敞平坦的兰花大道竣工通车,一个含工业园区、居住区、休闲娱乐中心和综合贸易市场的“兰花新区”已初具雏形。这是该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去年,曾都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全局,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以突出“五新一好”(即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创造新生活、建设好班子)为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全区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态势。
  科学编制规划
    曾都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订了《曾都区“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区委、区政府对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分类实施,不搞一个模式、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面子工程,充分尊重民意,让农民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凸显出时代特征,体现了农村特色。该区在分步实施的过程中,把发展新产业、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放在优先位置,全区已完成了81个村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
  着力发展经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三里岗、草店、殷店等镇成为全国香菇出口基地,年实现出口总额5400余万美元。“随州泡泡青”、尚市油桃、唐县镇土豆、万店菜豌豆远销全国各地。安居镇的巴西菇已远销到福建、北京、重庆等地,并呈现出供不应求局面。全区涌现出优质粮、食用菌、畜禽、蔬菜和林木加工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178家,实现产值45亿元,利税2.6亿元。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个,共吸纳合作农户4.7万户,合作农户人均增收460元。
    该区还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田园风光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赏花品茶趣味旅游等旅游农业。在尚市镇群金村举办了首届“桃花节”,在万和镇举办首届兰花节,洛阳镇承办了首届“银杏节”。旅游服务业收入成为部分农民重要的增收渠道。
  完善基础设施
  该区坚持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开展以“六改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去年,全区建成通村水泥路900余公里,全区96%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共新建堰塘613口,改造扩建堰塘608口,水毁工程修复456处,完成大中型水库清淤整修2153公里,改造中低产田38000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个。近年来,全区共投入农村改水资金2037万元,解决了农村5.45万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同时,该区加强了 “一池三改”工程建设。全区共有37500个农户使用沼气, “三改”配套农户达到25000户。并开展了绿色家园建设,完成人工造林51560亩,湾子林植树559万株,示范林植树9.7万株,通村公路绿化237公里。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全面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工作,根治脏、乱、差现象。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李海波 刘金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建设一片新天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