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李红云
2007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交通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完成二级公路建设84公里,完成“三路”工程107公里,省验收通村公路1392.1公里,我市重点交通项目绕城公路和宋长线长岭高架桥开工建设;城区客运南站、广水货运站主体工程如期竣工,新建了一批乡镇五级客运站、候车亭和招呼站,新开通跨省长途客运线路7条、市内农村客运线路40多条、随州城区公交线路2条,提前更新淘汰了面包出租车,水上交通继续保持安全态势。
2008年,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交通发展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推动我市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交通是公益性很强的基础性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把交通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进一步落实交通发展责任制,按照交通发展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层层分解任务,经常深入工程建设第一线,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争取主动,通力协作,推动交通建设。发改部门要优先安排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做好项目申报等工作;财政部门要按要求落实交通建设配套资金;国土、水利、林业、环保、文物、规划等部门要及早介入项目论证,积极做好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公安机关要密切关注交通工程建设动态,努力为交通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落实政府主体责任。要积极适应交通建设项目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建养责任主体的转变,进一步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在交通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从今年开始,高速公路招商引资及建设也将由“以省为主”转向“以市州为主”。对农村公路、乡镇渡口、客货站场和港航工程建设项目,要以政府为主体组建项目业主,促进形成政府推动、多元化投入、社会化运作的交通发展路子。要进一步创新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制、廉政合同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施工、监理单位履行合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坚持两手抓,在建设精品工程的同时,打造廉政工程、阳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