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安全的“保护神”
——记市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副站长郭国成
在城区内的建筑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人,认真触摸塔吊、查看脚手架等建筑设备状况,或者与老板、民工们交谈了解情况。他,就是被许多业内人称为建筑安全的“保护神”——市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副站长郭国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006年4月,郭国成刚担任副站长分管安全工作,就按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开工核验实行了“一项一审”制、对物料提升设备实行“一机一卡”制、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一患一卡”制,对“三类人员”实行“一考一证”动态管理,对站内监督人员实行责任追究,仅去年,通过四次质量安全大检查,就对25名项目经理实行扣分,记入不良行为档案;对平常工作中责任不到位,工作执行不力的21名监督人员,实行扣罚工资制。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是郭国成抓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在工地上,每当他发现没有插头的电线直接插在插座里,很长的电源线裹在泥水中;工人上班没戴安全帽、穿拖鞋、因为喝酒脸红脖子粗;高空作业没有系好安全带……,他都会严厉制止:“这样做太危险了,会出事的!” 为了彻底整治我市外墙装修使用“蜘蛛人”的现象,他先后5次到宜昌、武汉、襄樊等地实地考察,最终从襄樊引进1家有资质的双排脚手架搭拆队伍,对城区新开工的76项在建工程统一进行了搭设,从而禁止使用了外墙装修滑板;为了防止高处坠落,他对城区的150台物料提升机统一实行了登记备案,经特种设备检验所检测后,由具有资格的人员操作使用;为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工地,他组织开展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材料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专项整治。 “宁可听骂声,也不听哭声” 去年9月,他在巡查中发现,一工地仍在使用变了形的物料提升机。当时,该机基础已出现不均匀沉降,随时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他二话没说,立即要求停工,和工人一道现场检查,直至隐患彻底排除。事后,该项目经理逢人便说:“幸亏郭站长巡查的及时,要不,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呢!” 2007年12月6日,他带领监督人员在例行巡查时,发现城区一建筑工地由于水泥边送检边使用,导致水泥安全性检验不合格,被强制拆除。与此同时,大洪山风景区有三个工地由于相同原因而进行了基础返工,两项损失达25万余元。对此,郭国成说:“宁可听骂声,也不听哭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全市实现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他本人被市建委授予 “安全管理标兵”。通讯员 张绍领 卢林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