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安 居 看 两 棚
作者:马培春
  见习记者马培春 通讯员王争光 范地明
    4月1日,车行随洪公路,进入安居镇地界,沿公路两翼铺展的大棚 “扑”入眼帘,一望无际。乘客感叹:“安居镇两‘棚’展翅,种田也能发财呀!”
    蔬菜大棚
    安居人靠蔬菜生财已非朝夕,但在冬暖式日光大棚里种蔬菜,却始于近年。这得从王家沙湾村民赵道全说起。2002年,赵道全外出,偶然了解到冬暖式日光大棚的种菜方法。当时,建一个这样的大棚,得投入7000元左右,他一咬牙,用房产证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建了一个大棚,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还稳赚近万元。
    附近村民看到了高效益,不久便纷纷效仿起来。现在,全镇已建起数百个冬暖式日光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蔬菜10万吨,年创产值1.4亿元。
    在村民赵发村的大棚里,“绿油油的真好看”,“这里有个 ‘双胞胎’茄子”......惊叹声不断。赵发村说,这茄子跟芝麻一样,会开花节节高。这是用从美国进口的野生茄子兜和本地茄子苗嫁接的,从茎的最底部开始长茄子,每摘掉一个,就往上拔高一节,茄子也随之越长越高,直到棚顶,而大棚高近3米,每株可收30元钱的茄子。
    巴西菇大棚
    张家井湾村村民李汉友的巴西菇生产基地,正在腐烂的稻草在阳光下蒸腾出阵阵热气。正是进料的时候,李汉友请了五十几个临时工,却不见李汉友本人。
    在曾都区巴西菇专业合作社里,记者碰到了正在往车上搬菌种的李汉
    友。合作社社长左斌说,李汉友
    当天又买了6320袋菌种。
    安居镇被誉为 “华中巴西
    菇第一镇”,左斌则被称为“安
    居镇巴西菇第一人”。2005年,
    左斌6次奔赴福建 “取经”,召
    开几次家庭会议后,左斌和兄
    弟姐妹投资33万元,建起40个巴西菇大棚,次年收获,销售收入达46万元。现在,左斌专业为巴西菇种植户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指导。在左斌的带动下,全镇巴西菇大棚增至2000多个,年产干菇5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安 居 看 两 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