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蒜之乡农事忙
作者:宋俊超
广水市吉阳大蒜以蒜薹脆嫩、汁多、味辣;蒜砣以砣大、皮薄、肉嫩、瓣匀、味辣而远近闻名。收蒜时季,盛产吉阳大蒜的太平乡农事更繁忙。 4月29日,记者来到朝阳村。走进吉阳山脚下李建明的家,问及今年的蒜薹收入,老李面带喜色:“今年蒜薹行情好,我种了2亩蒜,卖了近5000元”。 该乡党委副书记徐升说,去年全乡种大蒜8000亩,雪灾给大蒜造成了一定影响,正常年景,按现行价格,今年大蒜收入可达2800万元,户均3500元。太平蒜砣风味独特,我们设计出特色包装,已推向市场。 朝阳水库里的小渔船随波起伏,300多间猪舍依库而建,村支部书记介绍说,这是乡政府引进的朝阳综合养殖场。 卖鱼归来的刘云平说:“去年养猪、养鱼赚了30万元。今年养了50头母猪,争取年出栏生猪1000头。另外,投资150万元,修钓鱼台,买游乐艇,建乡村别墅,栽50亩桃园,发展乡村旅游业。” 夕阳西斜,应山河边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菜农们在大棚内采摘蔬菜,棉农在地里挑水追肥。七里冲村支部书记樊远健的门前停着一辆大卡车,他正忙着收购群众送来的黄瓜。樊远健说:“有规模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我乡的吉阳大蒜实行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运作,价格比周边县市每公斤高出4角。300亩大棚黄瓜,经大蒜合作社与武汉蔬菜市场签订了销售合同,收购价比太平街集市的价格也高一些。” 谈到太平乡农业发展前景时,乡党委书记朱汉英说,一是做好吉阳大蒜文章,发展大蒜1万亩,大棚蔬菜1000亩,其它蔬菜3000亩,产值达到4500万元;二是做好综合养殖文章,兴办以朝阳水库为主的9个综合养殖小区,带动全乡畜禽水产养殖业发展,力争产值达到3000万元;三是做好棉花、油料生产文章,壮大棉花、油料种植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本报记者宋俊超 通讯员冯先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