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整合中做大
——思想解放大讨论民意群言
作者:朱天香宋俊超整理
地级市设立以来,随州工业发展较快,一批规模企业迅速成长,但整体看,仍缺乏自主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市经委干部周世元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思想不解放,“宁为鸡头,不当凤尾”意识浓厚,特别是专用汽车、菇耳加工、纺织等行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 怎样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周世元认为,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虽然一些地方在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或者是资源整合,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解放思想,组建股份制公司,走集团化道路,这样不仅可以在土地、厂房、装备等方面做到投入最小,而且在技术、人才、管理、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到资源共享,使其发挥最佳效应。 如何擦亮“中国专汽之都”金字招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干部虞建国也认为,首当其冲的是整合。 加大整合力度,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要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通过兼并重组、招商引资、入股参股等多种途径,对现有170多家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优化整合,尽快培植2-3家大型龙头企业,并力促1-2家企业上市。加大整顿力度,确保良好的产品信誉。要严格市场准入,对申报重复建设的专汽生产资质一律不再受理;严禁买卖和套用合格证,禁止无资质的企业生产专用汽车。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做专做精,形成各具特色的专汽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曾都外贸出口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曾都外向型经济也遭遇“成长中的烦恼”,资源受限、资金短缺、产业布局分散等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曾都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彬认为,产业整合迫在眉睫。如三里岗现有香菇加工企业100余家,多是作坊式生产,降低了整体竞争力。要通过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培植龙头,推动曾都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可喜的是,曾都香菇产业整合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由劲牌公司控股组建的神农生态落户,创单月出口1000万美元的记录。 招商引资给广水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广水市城郊乡党委书记、乡长李常贵认为,要实现对接和承接,必须破除小作坊的作法,走专业化、集团化道路,鼓励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借力发展。要对社会生产力进行整合,对劳动力、人才、科技资源等要合理调配,为我所用。广水市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集聚了一批企业家,为培育名牌产品打下了基础。 (朱天香 宋俊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