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三夏”扫描
  编者按:时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各地都在高质量、快速度地抢收、抢插、抢种,以夺取秋季丰收。本报记者近日分赴部分乡镇,采撷了一些农忙镜头。
  广水红盾护“三夏”
    本报讯
  记者宋俊超、通讯员育松、建军报道: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确保农资市场消费安全,广水市工商局近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红盾护农保三夏”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该局已出动执法人员136人次,执法车辆54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208家,查处无照经营农资行为6起、超范围经营农资行为13起,查扣过期复合肥3.5吨、过期农药80公斤。
  万店抗旱保插秧
    本报讯 见习记者伍雅兮、通讯员陈长金、叶银芳报道:6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曾都区万店镇横山村,看到该村3组的农民正在水田间插秧,呈现出一片繁忙有序的劳作景象。就在离3组不远处的7、8、9三组的农田里,农民正在想办法抗旱插秧。
    “3组有东两河口水库的水,我们这块农田没水,无法插秧。”一组农民李永兰拿着铁锹正在农田里想办法挖水。在2组农田边的小水沟里,两台小农机正在加紧作业,百余米长的水泵管子的另一头连着王传村家的5亩秧田,“柴油紧张,能抽的水不多,还有一些秧田没插。”
    “村里共有14个组,2000亩秧田,目前完成插秧的不足400亩。”该村村支部书记谌祥省一脸的无奈。据悉,万店镇今年计划5万亩秧田,目前完成40%。因为缺水,育在田里的秧苗推迟了10多天仍无法移栽。当地政府已采取节约用水、打井、机械取水等措施来抗旱插秧,不能抢季节插秧的农田将改种玉米、蔬菜等。
  高城插秧近尾声
    本报讯 记者常跃耀、通讯员王春梅 、金鑫善报道:至6月2日,曾都区高城镇的2666公顷小麦已全部收割,插秧接近尾声。
    高城居委会14个专业插秧队,到各村为那些因外出打工缺劳动力的农户提供有偿服务,全镇已插秧苗2500公顷。
    自5月下旬进入 “双抢”,高城镇委、政府动员全体行政干部深入各村,发动农户搞好“双抢”。做到抢晴天快收快割,晒干扬净及时入库。
    该镇生资供销部门已销售碳铵150吨,复合肥60吨,柴油80吨;镇农机管理站义务为外来收割机手提供信息,引导机手进村下田作业,全镇共出动收割机82台,大型拖拉机65台,小型拖拉机3087台。
  吴山割麦插秧忙
    本报讯 见习记者陈琳、通讯员胡大军、王兆君报道:收割机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不大一会儿工夫,大片的麦田便收割完毕。麦地旁,插秧机过处,便是一排排嫩绿的秧苗。6月2日,记者来到曾都区吴山镇,看到三夏时节“两忙”场面。
    在该镇唐王店村2组收割现场,大片小麦被联合收割机收割后直接脱粒装车,以往依靠人力多天才能收完的麦田,如今几个小时就可收割脱粒完毕。
    该镇大力推广插秧机,逐户落实机插面积,农机服务中心一班人跑村串户,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
    据悉,初夏农忙期间,该镇还活跃着多支插秧、割麦“游击队”,除在本村“揽活”外,还跨村“作业”,不仅解决了缺少劳动力家庭的插秧、割麦难题,还增加了个人收入,加快了全镇农业生产进度,可谓“一举三得”。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夏”扫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