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灯光灭虫兴木耳
作者:徐斌
  利用飞虫的趋光性,采用灯光诱杀钻心虫,抛弃原来喷洒农药灭虫的老办法,将木耳的农药残留降到最低,扩大了销路,而且降低了成本。曾都区安居镇的农民在种植木耳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新办法,平均每棒木耳可以增收1元钱。
    5月23日,记者在安居镇范家岗村见到了耳农王发业。王发业的5亩木耳田里,支起了两口大锅,锅里装满了水,水面上飘着各种各样的飞虫,锅上面吊着一盏100瓦的白炽灯,一阵风吹来,锅里散发出一股农药味。王发业指着锅里的虫子说:“晚上灯亮起来,蛾子都往灯上面撞,一撞就掉到锅里面了,锅里面装的是水、农药和机油,蛾子掉到锅里被粘住飞不动,一会就被毒死了。”
    “这些蛾子就是钻心虫的成虫,它在棒子上产的卵孵化之后就是钻心虫,专吃木耳的菌丝,造成烂耳。”市食用菌中心副主任肖新军介绍,钻心虫学名叫食丝谷蛾,是最主要的木耳害虫,每年5月至9月是钻心虫最猖獗的时候,每出一茬木耳就要打一次农药。像王发业这样2.6万棒的规模,一茬木耳仅打农药就要花掉1000多块钱。现在用这种方法,每天最多用2度电,只需1块多钱。
    王发业说,用农药杀虫难以控制剂量,剂量不够虫子杀不死,剂量重了又把木耳杀死了。他以前是做木耳收购生意的,很多商家因为木耳的农药残留问题而设置 “绿色壁垒”,影响了木耳销路。灯光诱杀钻心虫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极大地降低了木耳的农药残留,木耳产量和质量提高了,销路更广了,每棒能够增收1块钱。
    据肖新军介绍,市食用菌中心目前正在推广这种技术,以打破“绿色壁垒”,推动我市木耳种植健康发展。见习记者 徐斌 通讯员 庹大鹏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灯光灭虫兴木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