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的文化记忆
今天是端午节,是国家宣布其为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端午节。 今天,我们许许多多的人会吃粽子、插艾蒿,有条件的还会参加龙舟竞渡。2000多年来,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与习俗。 这种传统和习俗所贯穿的,是融入血液而代代传承的文化记忆。 关于端午的起源,有多种解说。其中民意基础最深厚的是,始自对爱国志士、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忧国忧民,切望国强民殷、政治清明,为理想与抱负“上下而求索”。当他发现理想成空、枉有一番抱负时,他问天问地,悲愤难抑,沉江而去。他的正直、他的忧国忧民,他的以生命搏取真理的义举,赢得了人民的尊重。 从向汨罗江扔粽子到吃粽子,从飞舟救人到龙舟竞渡,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与爱国诗人屈原一起,形成了一组文化符号,那就是爱国忧民、自强不息。 至于端午节插艾蒿、悬菖蒲的习俗,实为生活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传承。 当前,我们正在两手抓,抗震救灾誓夺全胜,经济发展毫不动摇。我们要心系国家、心系灾区,立足本职,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用发展报效国家、支援灾区。 (刘永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