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是个好东西
听专家讲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其规模、其影响已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满足于“中国制造”吗? 6月7日,市委党校。美国经济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的报告,有助于我们辩证地理解“中国制造”。从而,进一步思考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战略。 李向阳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专家,他的报告条分缕析,把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前景,放在全球经济和国际分工的框架里进行描述。 听着他冷静、清醒的描述,我们感到内心里有一种沉重。 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阵势,好比是一座宝塔形的结构,那些拥有较多知识产权的利益集团和国家,站在高高的塔尖;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精密制造能力的国家处在宝塔的腰部;而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的制造,则处于塔的底部。 真正的宝塔,底部是承重的,至关重要的;而全球经济国际分工的塔形结构中,处于顶部的具有呼风唤雨的支配力——因为他们对产品拥有知识产权——也即产品的支配权——他的手上有订单——底部的制造业是在辛辛苦苦地完成顶部的订单。 拥有知识产权不仅拥有订单,而且拥有产品标准的制订权。底部的制造业,在接订单的同时还得接过人家的“制造标准”,按标准给人家制造。这种制造有时候还不是“全程制造”,而是部分程序的制造(多半是劳动密集型的),其所得的利益是十分有限的。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从农业社会为主到蒸蒸日上的“中国制造”,这是划时代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中国制造”。理想的经济结构,应该是由制造为主向创发、制造并重转进。我们需要创造性地研发,需要自主创新,从而在全球知识产权日益庞大的阵容里占有部分席位。我国政府这两年下决心研制大飞机,就有利于打破飞机研发制造业上的垄断。 自主创新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全民的重任。就随州来说,自主创新是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工业天地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目前我们的专用汽车研发已经不同程度地拥有知识产权,我们还必须加大研发的力度,力争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专用汽车品牌,提高随州专用汽车的地位,扩大产业规模。在大有希望的农产品领域,我市已获得多项“原产地”资质,具备了拥有知识产权的基础,需要我们捏成拳头,做大批量,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的影响力。我们还应根据随州实际,研创新的产品、品牌,扩大知识产权的拥有量。 自主创新是获取知识产权的必由之路。知识产权的更多拥有,会改变地区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方式,也会改变国家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方式。 荣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