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在转型中发展
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述评之二
  进入21世纪后,沿海发达地区 “电荒”、“油荒”、“劳工荒”接踵而至,要素供给不足,土地、劳动力、能源配置等均出现“瓶颈”。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进入高成本时代。是继续被动接受国际产业的分工,做廉价的“世界工厂”,还是以世界视野谋求自主参与国际分工,逐步改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沿海地区再一次站在历史关口。
    对继续前进动力的渴望,广东人内心焦灼,却并不茫然。过去的广东,曾经是“抓到GDP的好猫”。现在的广东人认为,只有用科学方式抓到对环境友好、能切实增进人民幸福、促进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GDP,才是“好猫”。为此,广州市把从“汗水经济”到“大脑经济”的转变放在了重要位置;深圳市提出要实现从 “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跨越;东莞市明确了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经历“转移”阵痛,广东初获“转型”的喜悦:2007年,全省GDP首超台湾,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GDP能耗、每新增亿元GDP所需建设用地指标等继续回落。以此为标志,广东“追赶四小龙”的重心将逐步从经济总量转到经济质量上。
    与此同时,一个由浙江省政府主导的“腾笼换鸟”计划在浙江轰轰烈烈展开,其锐意力挺的抓手之一就是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特色产业。目前,九大行业的430多个项目被打入“落后制造”的“黑名单”,“先进”成为制造业更新换代方向,“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取而代之引领浙江经济。
    新一轮的转型,新一轮的转移。产业转移是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地方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要力量。面对越来越庞大的产业转移浪潮,随州做好了准备吗?
    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8年左右完成。因此,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对随州如白驹过隙。基于随州的区位特点和综合条件,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吸收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照搬照抄东部地区的老模式,而要紧密结合随州实际,选准产业转移承接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精力和资源实现重点突破、错位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要利用综合成本低的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利用地处腹地的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利用现有产业优势承接精深加工型产业转移,利用两张文化名片优势承接文化旅游产业转移,构筑我市承接转移的新优势。否则,我们要么错失转移的机遇,要么重复东部的老路,虽然得到了暂时的繁荣,失去的将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与环境。
    这,就是一种得与失的辩证。
  郑研
  思想大解放 推进大发展輦4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在转型中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