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空降老兵的选择
——记随州籍空降退伍军人景宏国
作者:的采访。
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前线,一名退伍志愿者的英勇事迹广为传颂,他就是我市广水籍退伍军人景宏国。6月7日,景宏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退伍了还是“军人” 景宏国是广水市城郊乡八里岔村人,今年31岁,已经当了12年的兵。“我所在的部队,就是这次空投进入汶川的部队。”说起这个,景宏国一脸的骄傲。 5月13日,有关汶川地震的报道让景宏国感到不安。14日,他决定到部队去看看,顺便办理转业手续。 部队所在地就在广水境内,“战友们告诉我,先遣部队已经前往震中汶川。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景宏国说,他郁闷地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了。 电视上的画面再次刺激着景宏国:“都江堰聚源中学的悲惨画面让我惊呆了,很多人失去了亲人,一个小男孩含着泪水唱国歌,希望能唤醒自己的同学。”景宏国鼻子很酸,如果现在他还是一名士兵,他肯定已经在救灾第一线,他会拉起孩子们的手,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哪怕当过一天的兵,一辈子都是军人!”凌晨1点,景宏国打了一个简单的背包,出发了。 自费飞到灾区去 “女士们、先生们,请稍等片刻,我们还要等一名旅客,他是去成都救灾的一名战士。”武汉至成都CZ3447航班广播。 原来,景宏国赶到武昌已是凌晨4点多,这时候他才知道,到四川的火车受阻。他立即直奔汉口天河机场,但他到机场时,前往成都的飞机已经关舱门了。景宏国找机场的工作人员求情,南航工作人员得知他是空降兵刚退役的老兵志愿者,破例为他特事特办,补了半票登机。 救出两名幸存者 5月15日,景宏国在都江堰找到了“组织”——成空9560部队正在这里抢险。他在捐款500元的同时,申请参加了突击队。 第一个抢险地点是水利技术学校旁边一处倒塌的旧楼。幸存者的呼救就是命令,工具缺乏,战士们便用手搬开砖块。12时20分,终于听到一名幸存者微弱的求助声。他们一边安慰他,一边研究救援方案,16时20分终于救出一名50岁的残疾男子。 随后,有人在另一个挖掘点听到了一名女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顾不上吃饭,景宏国与战友们经过4个小时奋力作战,终于在晚上8时确定了幸存者的具体位置,但巨大的水泥板压在了她的上方,没有机械无法施救,战士们决定用木棒和绳子将重达2吨的水泥板翻开,在晚上12点终于将幸存者救出。 5月17日,景宏国和战友们在挖掘机的配合下,从观凤小区一堆又一堆的废墟中找到8名遇难者。 5月18日,景宏国随党员突击队帮助灾民搭建救灾帐篷500多顶。 5月20日,接上级命令,突击队进村入户,帮助天马镇灾民排查危房隐患,宣传灾后疾病预防知识,安慰失去亲人的灾民。 因为必须在5月底前返回湖北办理转业手续,5月28日,景宏国只好踏上返回随州的路……本报记者 李文军 通讯员 詹吉安 张昭 易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