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随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随州市统计局 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市开展了第二次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市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1.16万人,填报普查表103万余张。通过普查,掌握了我市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市农普办和市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第一号公报:农村基本情况 农业普查登记对象数量 乡级行政单位登记数量 个 49 乡 个 4 镇 个 33 街道 个 8 农场 个 4村级行政单位登记数量 个 979 其中:新农村范围 个 933 其中:村委会 个 891 居委会 个 42住户登记数量 万户 42.20 其中:农村常住户数量 万户 40.77 其中:农业生产经营户数量 万户 39.10 2006年,随州市乡镇比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时少10个;村级行政单位比1996年少561个;农村常住户比1996年少 3.05万户,其中农业生产经营户比1996年少3.31万户。 第二号公报:农业生产单位构成及主要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经营户数量及构成 合计 万户 39.10按行业分个数 农作物种植业 万户 38.00 林业 万户 0.27 畜牧业 万户 0.63 渔业 万户 0.15 农林牧渔服务业 万户 0.05按行业分比重 农作物种植业 % 97.2 林业 % 0.7 畜牧业 % 1.6 渔业 % 0.4 农林牧渔服务业 % 0.1 农业生产经营(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及构成 合计 个 1131按行业分 农作物种植业 个 130 林业 个 324 畜牧业 个 229 渔业 个 121 农林牧渔服务业 个 327各业所占比重%: 农作物种植业 % 11.5 林业 % 28.6 畜牧业 % 20.2 渔业 % 10.7 农林牧渔服务业 % 28.9 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与1996年相比,主营种植业的农户比重下降了3.1个百分点;在农业生产经营 (产业活动)单位中,与1996年相比主营种植业的单位比重下降15.6个百分点。 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构成 农业从业人员数量 万人 72.65农业从业人员性别构成 男 % 47.8 女 % 52.2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20岁以下 % 3.6 21-30岁 % 9.6 31-40岁 % 22.7 41-50岁 % 28.8 51岁以上 % 35.3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构成 文盲 % 10.3 小学 % 30.8 初中 % 53.8 高中 % 5.0 大专及以上 % 0.1 农业技术人员数量 合 计 人 2503 初 级 人 1505 中 级 人 801 高 级 人 197 2006年,随州市农业从业人员比1996年减少 16.68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占35.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8.9%,均比1996年有较大上升。 主要农业机械数量 大中型拖拉机 台 2085小型拖拉机 万台 11.05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 套 750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 万套 31.11联合收割机 台 1554 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占耕地面积的比重: 机耕面积 % 46.7 机电灌溉面积 % 15.1 喷灌面积 % 0.1 滴灌渗灌面积 % 0.6 占播种面积的比重: 机播面积 % 0.4 机收面积 % 27.4 设施农业情况 温室面积 亩 995大棚面积 亩 22261中小棚面积 亩 2427温室和大棚中主要作物种植面积: 蔬菜 亩 6606 食用菌 亩 28699 水果 亩 480 园艺苗木 亩 120 2006年,随州市大中型拖拉机比1996年减少了2315台,小型拖拉机比1996年增加了9.78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比1996年增加10套,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比1996年增加29.45万套。 第三号公报: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情况 农村交通设施情况(比重) 有火车站的乡镇 % 21.6有码头的乡镇 % 2.7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乡镇 % 67.6距离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乡镇 % 83.8能在一小时内到达县政府的乡镇 % 78.4通公路的村 % 99.4通公路的自然村 % 78.9按村到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分 村内有车站、码头 % 18.1 1-3公里 % 47.1 4-5公里 % 16.2 6-10公里 % 13.6 11-20公里 % 4.3 20公里以上 % 0.6按进村公路路面类型分的村 水泥路面 % 56.3 柏油路面 % 10.7 沙石路面 % 26.8 砖、石板路面 % 0.4 其他路面 % 5.7按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类型分的村 水泥路面 % 20.1 柏油路面 % 1.4 沙石路面 % 59.7 砖、石板路面 % 0.6 其他路面 % 18.2 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 % 4.3 电力、通讯设施情况(比重) 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乡镇 % 100.0有邮电所的乡镇 % 94.6通电的村 % 99.9通电话的村 % 99.8通电的自然村 % 99.5通电话的自然村 % 92.1 文化教育设施情况(比重) 有职业技术学校的乡镇 % 13.5有公园的乡镇 % 10.8有广播、电视站的乡镇 % 94.6按村离小学的距离分 村内有小学 % 9.1 1-3公里 % 56.2 4-5公里 % 19.0 6-10公里 % 13.1 11-20公里 % 2.5 20公里以上 % 0.1按村离中学的距离分 村内有中学 % 3.5 1-3公里 % 28.8 4-5公里 % 21.2 6-10公里 % 31.5 11-20公里 % 12.9 20公里以上 % 2.0 能接收电视节目的村 % 99.7 安装了有线电视的村 % 41.1 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 % 41.1 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 % 22.7 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 % 4.8 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 % 8.5 能接收电视节目的自然村 % 97.5 安装了有线电视的自然村 % 14.2 卫生、医疗和社会福利设施情况(比重) 实施集中供水的镇 % 100.0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的镇 % 27.3有垃圾处理站的镇 % 45.5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村 % 5.3实施垃圾集中处理的村 % 4.4有沼气池的村 % 11.8完成改厕的村 % 19.1有医院、卫生院的乡镇 % 97.3有敬老院的乡镇 % 100.0按村到医院、卫生院的距离分 村内有医院、卫生院 % 4.6 1-3公里 % 30.7 4-5公里 % 19.8 6-10公里 % 31.7 11-20公里 % 11.6 20公里以上 % 1.6有卫生室的村 % 94.4有行医资格证书医生的村 % 95.2有行医资格证书接生员的村 % 38.5 金融商业机构情况(比重) 有综合市场的乡镇 % 97.3 其中:有年交易额超过1000 万元以上综合市场的乡镇 % 54.1有专业市场的乡镇 % 64.9 其中:有年交易额超过1000 万元以上专业市场的乡镇 % 40.5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 % 59.5 其中:有年交易额超过1000 万元以上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 % 37.8有储蓄所的乡镇 % 97.3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的村 % 45.6在村内就可以买到化肥的村 % 59.5按村到可以买到彩电的商店的距离分 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 5.7 1-3公里 % 31.2 4-5公里 % 21.7 6-10公里 % 29.1 11-20公里 % 10.4 20公里以上 % 1.9 第四号公报:农村居民生活情况 农村居民住宅 户均拥有住房面积 平方米 130.1按拥有住房数量分的户构成 拥有1处住宅 % 95.9 拥有2处住宅 % 3.8 拥有3处住宅 % 0.1 没有住宅 % 0.2按住房类型分的户构成 楼房 % 32.5 平房 % 62.3 其他 % 5.2按住房结构分的户构成 钢筋混凝土 % 2.8 砖混 % 44.3 砖木 % 48.7 竹草土坯 % 3.8 其他 % 0.4 农村居民饮水、炊事能源及卫生情况 获取饮用水困难的户比重 % 8.1使用管道水的户比重 % 13.7按饮用水水源分的户构成 净化处理过的饮用水 % 6.4 江河湖水 % 1.5 池塘水 % 6.4 雨水 % 0.1 浅井水 % 25.4 深井水 % 60.0 其他水 % 0.2按主要使用的炊事能源分的住户构成 柴草 % 87.6 煤 % 7.4 煤气、天然气 % 4.7 沼气 % 0.2 电 % 0.1 其他 % 0.0按家庭卫生设施类型分的住户构成 水冲式厕所 % 4.2 旱厕 % 38.9 简易厕所或无厕所 % 56.9 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 彩电 台/百户 76.6 固定电话 部/百户 45.7 手机 部/百户 71.1 电脑 台/百户 0.5 摩托车 辆/百户 50.5 生活用汽车 辆/百户 1.6 第五号公报:农村从业情况 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及从业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 万人 90.37农村劳动力性别构成 男性 % 50.2 女性 % 49.8农村劳动力年龄构成 20岁及以下 % 13.4 21-30岁 % 10.1 31-40岁 % 21.5 41-50岁 % 25.9 50岁以上 % 29.2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文盲 % 8.4 小学 % 25.9 初中 % 53.9 高中 % 11.4 中专及以上 % 0.4 农村从业人员总量 万人 80.53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 87.2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 5.3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 7.4 农村劳动力外出情况 外出劳动力总量 万人 37.79外出劳动力年龄构成 其中:男性 % 60.0 女性 % 40.0外出劳动力年龄构成 20岁及以下 % 22.8 21-30岁 % 39.8 31-40岁 % 23.9 41-50岁 % 10.7 50岁以上 % 2.9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文盲 % 0.4 小学 % 9.0 初中 % 80.0 高中 % 9.9 大专及以上 % 0.7外出劳动力从业地区构成 乡外县内 % 9.4 县外市内 % 3.3 市外省内 % 12.3 省外 % 74.9外出劳动力从业构成 第一产业 % 1.8 第二产业 % 73.7 第三产业 % 24.6 2006年,随州市在外出务工人员中,20-40岁人员占63.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6%,到市外务工的占87.2%,在外从事二、三产业的占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