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摊点归何处期盼定区位
“验收都罢了,我们要生活啊。”这是一位占道经营者近日对正在执法的城管人员说的话。省级文明卫生城市验收过后,随城占道经营有所抬头。据城管部门初步统计,整个城区占道经营的大小商户有7000家左右,流动叫卖的、摆地摊的、擦皮鞋的、经营早点夜市的等等,经营者大多是下岗工人、郊区农民,他们家庭贫困,又没有一技之长,如果只管取缔他们的经营,就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 7月21日,在冷家湾菜场附近,一酒姓市民把菜摊子搬了出来,像原来一样摆在了路边。酒某是随州商场的下岗职工,在这里卖了十几年的菜,儿子媳妇都没有工作,全家四口人都靠这个菜摊吃饭。 冷家湾菜场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小菜场,只有六七家菜摊,摊主多是下岗职工和当地的贫困人家。十几年过去了,这些缺乏规范管理的小摊开始与城市的发展格格不入。今年3月,有位私人老板在这里建菜场,但因为没有获得审批,建到一半又停下来了。酒某他们从路边搬进了未建成的菜场,但是老板要收摊位费,每户400元/月。“太贵了,交不起,只有搬出来。”酒某说。 如何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又能兼顾经营户的利益,让他们继续赚钱养家?市城管执法局分管市容管理负责人王华奎给记者讲起了香江商户的故事。 香江市场内的24家夜市经营户,摊主多是下岗失业人员。2004年以前,他们聚集在舜井大道摆设夜市,占据路面的三分之一,过往市民反映强烈。为了还路于民,也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市政府想方设法,将他们迁至时代广场经营夜市。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广场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这里的夜市扰民问题浮出水面。同样为了兼顾各方利益,经过反复研究,市政府决定将这些经营户搬迁至香江市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2006年8月,24家夜市经营户正式落户香江市场。 “香江商户的搬迁是我们市容管理方面目前最成功的举措,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再推广开。”王华奎说,现在城管及有关部门正在寻找合适的地方,安置这些没有门店占道经营的商户,实现划片、归类管理。而对于有门店的商户,则与他们签订责任合同,加强管理。 见习记者徐斌白萌 “三城同创”不停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