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张 扬 特 色
———曾都经济发展掠影
作者:次
  炎炎暑日访曾都,立即感受到加快发展的热浪。
    曾都区特色经济大发展,推动了综合经济实力大提升,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该区由2005年的第12位跃升至2007年的第8位。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1.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17亿元、财政收入3.3亿元、出口1.4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2%、39%、24.1%、13.9%。
  兴工富区浪潮涌
    推进企业改制。该区对区属329家公有工商企业实施改制,共化解债务80亿元、盘活资产110亿元、吸纳民间资本75亿元。一大批国有和集体企业走上民营化轨道,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培植骨干企业。2007年,20家“小巨人”企业中产销“双过亿”的达到17家;今年上半年,20家“小巨人”企业实现产值21.02亿元,同比增长47.61%。
    打造支柱产业。目前,该区汽车机械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和纺织服饰产业分别拥有规模企业51家、87家和58家。今年上半年,三大特色支柱产业实现产值57.45亿元,同比增长48.72%,占规模工业的74.87%。
    发展工业园区。曾都经济开发区以汽车机械、纺织服饰和农产品加工业为特色,入驻企业31家,引进资金10.3亿元,2007年实现产值18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2158万美元。今年上半年,曾都经济开发区和武大随州科技园两个区办工业园和10家特色镇(办)工业园实现产值42.8亿元,同比增长60.2%。
  唱响农曲奔小康
  三里岗的香菇、万和的泡泡青、尚市的葡萄、小林的花生……如今,曾都区特色农业绽放异彩,推动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2007年,该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63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16.6%。
    突出特色建基地。该区建成了55万亩的优质稻、年产9000万袋(棒)的食用菌、80万亩的干鲜果、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形成了优质粮、良种猪、食用菌、干鲜果、特色菜、兰草、茶叶、丰产林等八大特色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畜牧大区”。
    培育龙头强创汇。该区注重培养三友公司这样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以香菇、白果、鲜鸡蛋、蜂产品、四叶参、桔梗、生猪等为主导的20多种农特产品漂洋过海,去年全区实现农产品出口7598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2.8%。
    特色旅游拓富路
    如今的曾都,正在上演一幕幕旅游招商大戏。借助外力,激活内力,推动了曾都旅游业快速发展。2007年,该区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炎帝神农故里核心景区修建性详规,修缮了部分景区设施;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大洪山温泉公园、生态园、火山地质公园和洛阳白果园、尚市桃花园等景区。今年将投入近2亿元资金建设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和大洪山温泉公园、火山地质公园。目前该区有A级景点4处、B级景点16处、C级景点33处。
    特色旅游,搅活了曾都的灵山秀水,聚集了人气、名气和财气。2007年,该区接待中外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亿元。通讯员 李居正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张 扬 特 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