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剧胡晓晖:历时三年 七易其稿
作者:许享红见习记者徐王俊
高大魁梧的身材,质朴典雅的着装,作家胡晓晖平易而谦和。7月29日21时,记者在随城烈山宾馆专访了《凤舞天下》剧组惟一的随州人——广水籍编剧胡晓晖。 胡晓晖当过工人、教师,1990年起全心投入文学创作,先后创作了《粉红色的祭》、《唐太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洛神》、《精卫填海》等文学作品,多部被搬上荧屏。“兄弟作家”胡晓明、胡晓晖,联合创作的30集神话电视连续剧《精卫填海》,在全国热播,反响强烈。 胡氏兄弟对中国历史研究颇为深刻,对春秋战国史尤其专注,他们取材那段历史的作品有多部。 编钟是随州厚重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带着对地域文化的深厚感情,胡晓晖从最初的电视剧本 《凤舞绝唱》,到现在的电影剧本 《凤舞天下》,历时三年创作、七易其稿,原计划电视剧与电影同时套拍,现在改为先拍电影。该电影将以浓缩的精华,传承古典文明,诠释和谐与安宁的重大主题。 胡晓晖说,凤舞之曲是周王朝的重要音乐,代表社会和谐安定;借古喻今传承和谐安宁,是该剧本的灵魂。电影剧本 《凤舞天下》既尊重历史,又大胆创新,主要讲述曾国国君曾侯乙,以毕生精力铸造编钟,以音乐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本报记者 许享红 见习记者 徐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