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广水市的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一次次突进、一次次跨越,全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担负着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监督重要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20年来,广水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为振兴广水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8年,当时的应山县共登记各类企业2531家,其中乡镇企业694家,占24.4%;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9352户,从业人员11174人;全县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为零。而到2008年6月份,广水市个体私营经济累计登记注册23420户(其中私营企业709家,外资企业48家),个私从业人员达89624人;累计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网络农户268户。广水市国有企业除广水卷烟厂被武烟集团兼并外,其余全部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业(营业额)26亿元,占广水市国民生产总值的72%,提供税收4.2亿元,占广水市税收70%。基本上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金属冶炼、新型建材、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等6大产业和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广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为全面促进个私经济大发展,工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服务新举措,加大执行力建设力度,提高服务效能,为广大从业人员广开门路。一是公开办事程序,推行“明白单”制。根据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等形式将工商部门所有行政许可内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内容全部面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根据《行政许可法》关于“一次性告知”的要求,以广水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为示范点,专门制作了“办事明白单”,一次性告知办事者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内容,以增强窗口工作透明度,让办事者少跑冤枉路。二是进一步畅通登记注册绿色通道,不断完善“窗口”服务承诺和措施,全面推行“一审一核制”、“首问责任制”、“一站式办公”等服务承诺。在办理登记注册时,做到“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手续齐备的畅通,非必要条件不够完备的变通,完全不符合条件的沟通”。三是下放登记许可权限。广水市局全面下放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发放权,委托15个基层单位核发个体户营业执照。同时规定,只要行政相对人提供手续合法、齐全,个体户营业执照在申请当天即可发放。四是放宽市场准入领域。不断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进入的行业和经营的项目,都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和经营,确保做到政策上最宽松、手续上最简化、时间上最快捷、服务上最优质;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缺陷、服务效能零投诉。五是实行中层干部企业联系点制度。广水市局党组成员和登记注册分局每名干部分别联系一家规模企业,每月不定期到联系点企业上门进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24小时全天候法律、政策咨询服务,确保做到“办事不过夜”。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广水市个私企业中开展了“商标富市”工程,有步骤地培育和发展富有地方特色、形成产业规模、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在广水市规模企业中建立了18个“商标联系点”,加大商标知识培训和品牌兴企宣传,引导企业运用商标战略拓展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广水市注册商标从1988年的68件增加到2008年的223件,同时,还涌现了“三峰”、“吉阳”、“天桥”、“奶狗”等一批“湖北省著名商标”和24件“随州知名商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相信,有广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广大个私从业人员的辛勤劳动,有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力配合,广水个私经济一定能够描绘出一幅崭新的画卷!广水市工商局局长何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