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细节记住北京奥运
作者:李红兵
用16天的时间感受奥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却着力用点滴细节,让世界记住中国,记住北京奥运。在北京10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8月4日,我们一家4口抵京。行李多,环境不熟,马上就有人前来帮忙。8月8晚开幕式,正值三伏的北京,场馆内骤升的温度,让每一位观众燥热无比。但我们很快发现,每个座位上除了备有荧光棒、手电筒、丝绸纱巾,还有一把消暑解凉的中国折扇,这让所有观众惊喜不已。8月10日,我们一家四口去观看拳击比赛。按照规定,持有奥运门票的观众,可在当天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我们租住的左安门外到比赛场工人体育馆,加上换乘时间,总共就1小时左右,连老外也夸 “省时、省钱、快捷、方便”。在比赛现场,中国政府对于现场口号等细节都作出详细规定,努力营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氛围。 据悉,北京奥运期间,组委会总共招募了170万志愿者,除了一部分在各比赛场地提供服务外,大都分布在北京各大街头,为游客提供小到指路,大到充当临时翻译等一切力所能及的服务。特约记者李红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