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翔的人生“跨栏”
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个又一个“明星”伴着国歌和国旗“升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另一个人,虽然“隐身”,却仍然牵着人们的视线,他便是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没有“露面”的刘翔。 有关人士解释说,由于训练计划要求严格,刘翔未能出席开幕式。 而刘翔最大的对手,古巴名将罗伯斯抵达北京之后,也跟刘翔一样,默默训练,毫不声张,媒体的采访要求,也一概被古巴代表团谢绝。据透露,罗伯斯在古巴国内,也被寄予了夺冠厚望。 但美国110米栏名将特拉梅尔,却以其“美国式”的先声夺人表示,将击败刘翔和罗伯斯,夺得北京奥运会110米栏比赛的金牌。特拉梅尔说:“世界将见证我现在处于最佳状态。我现在正在专心备战,跨越10个栏,然后获胜。” 战火未点,却已是硝烟弥漫。 横在110米栏赛道上的,仅仅是10个栏,但在刘翔的人生路上,却还有一个更高的 “栏”——巨大的心理压力。古巴田径队的教练索托马约尔说:“所有人都在问罗伯斯能否顶住压力,尤其是在一个上万人为刘翔助威的体育场里。不过我要反问一句,刘翔能顶住压力吗?这对他来说也不轻松,所有中国人都希望他能夺金。” 所有的中国人,都希望刘翔夺金,也希望所有的中国名将都能夺金。主场优势,在于给选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同时,也给了选手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氛围中,中国选手能夺得金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胜利,更是精神、心理层面的成功。 “跨栏”,较之于其他项目,似乎更直观地诠释着如何不畏惧艰难险阻,如何跨越种种障碍。而在刘翔的成长路上,他已经跨过了一个又一个横在面前的“栏”。 刘翔曾是一个饱尝了父亲“板子”的“问题少年”。 上海东方卫视播出了一个关于刘翔的专题片。如今已长大成人的刘翔,说起当初的“挨打”,就忍俊不禁:“那时就想,等我长大了,把所有挨的打,都还给他。” 刘翔小时候,一段时间堪称“调皮大王”。好动,好玩,每天不知疲倦的奔跑跳蹿;而学习呢,抄作业,逃课,到郊区去撒野,而且,为了应付父母,张口就是谎话,性格也变得暴躁起来,动不动就和父母闹别扭。 爸爸时不时给他一顿“板子”警告,爷爷奶奶苦口婆心的好话说了一大堆,可都像落在橡皮墙上。 但他在妈妈的泪水中醒悟过来。那一次,妈妈特意找了个单独的机会,做了他最爱吃的螃蟹,然后母子俩坐在一起“谈心”。讲着讲着,对儿子的深爱、期待、失落,一起涌上心头,妈妈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看到妈妈为自己流泪,刘翔的眼泪也开始忍不住哗哗地淌了下来。他知道了,妈妈为他伤透了心,他第一次对妈妈说:对不起。 第二天,刘翔早早起来去上学,一声不吭,等他走了以后,一家人才发现饭桌上留了一张留言条: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知道我错了,我不该逃课,不该对你们撒谎,从今天起我要改掉坏习惯,做个好孩子!我不要这个月的零花钱,作为惩罚! 刘翔就这样,跨过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栏”。 后来,刘翔一次又一次地“跨栏”。练跳高好好的,一次骨龄测验,却宣告他身高长不到2米,跳高梦破灭;“改行”练“跨栏”,又遇到上学学习与当专业运动员的矛盾冲突…… 大战在即,我们期待刘翔在赛场上,以最快的速度“跨栏”;也期待他在心理上,以最轻松、最优美的姿态“跨栏”。因为,他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还有许多的“栏”等着他去跨。 张 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