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示范户忙防虫
作者:走基层
8月25日一早,曾都区万和镇车店村五组科技示范户张正权就下了田。入夏以来,阴雨天多,水稻病虫害严重,他每天都要到田里查看。 “稻谷现在正处于灌浆阶段,要狠防四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张正权蹲下身边细看边说,“特别是密度大、肥料足、长势茂盛的田块,如果防治不力,会造成水稻‘穿顶’倒伏,稻谷会大量减产。” “您老很专业啊!”记者说。 “哪是我专业?是他们教得好,这个月15日,他们就把灌浆期病虫害防治手册发到我们手里了。”张正权指着前来了解病虫害防治情况的农技服务人员说。 据了解,万和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隔三岔五就会来到田间,现场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农技服务员刘绍国说,水稻进入灌浆期后,很多农民防虫治病的警惕性放松了。有些田块发生了严重病虫害,田主还不知道,幸亏农技服务人员发现及时,情况才得到有效控制。灌浆期水稻病虫害防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防治得力,全镇近600万亩水稻受病虫害影响不大,满眼逐渐转黄的稻穗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张正权掰开指头算起了账:“我家有5亩稻田,估计每亩增产300斤,收入可以增加1000元左右。”本报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李国均 何佑鹏 记者走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