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村官”到“镇民”
——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树叶的“三农”情结
作者:苏功秉陈晓林
编者按: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树叶,近年带领工作队员先后在曾都区万和镇邱家大湾村和均川镇冷水岗村驻点,帮助这两个村脱贫致富。去年又到三里岗吉祥寺村驻点,帮助该村建设新农村,现已初见成效。 多年来,王树叶带领国税干部引导以三里岗为主的菇农菇商走上了香菇产业化的道路。香菇出口额从100万美元到去年的7000万美元,实现国税收入从30多万元到4000万元。 市委书记马清明对王树叶同志和市国税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篇通讯写的就是王树叶的“三农”情结。 我市国税收入7年翻了3番,至2007年达到7.5亿元,市国税局被市委市政府赞誉为 “服务经济的一面旗帜”。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树叶先后获得 “全国优秀税务工作者”、“全省优秀国税局长”、“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第六届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树叶还满腔热情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这里主要说的是他的“三农”情结哩! 以产业化带动新农村建设 引导农民自己致富 2007年,市国税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与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拉起了手”。王树叶曾带领工作队员进驻万和镇邱家大湾村和均川镇冷水岗村,帮助这两个村摆脱贫困,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他被邱家大湾村授予“荣誉村委会主任”称号,人们称之为“村长”。 2007年初,市委书记马清明等市领导调研后,将吉祥寺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月初,王树叶带领工作队员来到吉祥寺村调查情况。这个村不算穷,也算不上富裕,却很有特点。该村由原革家畈村和河口村合并而成,革家畈耕地平坦,除种农作物外,养猪业发展较好;河口则山场宽阔,以发展菇耳业为主。两村合并,优势互补,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产业为基础,驻点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农民自己致富;如果仅靠经济扶持树起一批 “典型”,工作队一走,“典型”就会垮下来。在邱家大湾、冷水岗,王树叶和工作队员们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培植香菇;在这里,他们仍然要引导农民培植香菇,而且要让这里的香菇生产经营再上一个新台阶,走上产业化的道路,让农民融入到产业中,自己致富。有了产业支撑,吉祥寺村的新农村建设就有了基础。同时,他们还引导养猪户联合兴建了占地80亩的养猪小区。 支援村民建沼气池 保护生态建设新居 吉祥寺村的农民历来是烧柴做饭,要消耗大量的林木,既破坏了生态,又减少了菇耳生产资源。2007年6月,王树叶来到该村三组村民邓长江家,见他家的两层楼房还不错,可猪圈还是土坯房,厨房也很陈旧,影响家庭环境。王树叶说:“我给你一些援助,建个沼气池,再把厨房、猪圈整一下。”邓长江立即建了沼气池,配套建了厕所,又新建了厨房、猪圈,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有了沼气就不烧木柴了!”邓长江说,“城里人烧煤气,我们烧沼气,这也差不多了。”在邓长江的示范下,全村去年就建沼气池150口,今年又建了200口;对农房进行整治的去年有7户,至今年8月,已有74户村民对自己的房屋进行了整修。 (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苏功秉 陈晓林 通讯员 何波 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