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美“两房”危机
作者:李柯勇明金维刘铮
美国当地时间7日中午,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更大范围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政府采取的“这一史无前例的举措”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接管“两房” 救市效果尚需观察 回眸次贷危机一年多来演化的历程,房利美和房地美最终被美国政府接管似应是题中之义。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次贷危机开始显现。据统计,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一年多来,对全球主要金融机构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50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次贷危机最终造成的直接损失将在9000亿美元左右。 “美国可能正经历着一场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7月中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这样警告。投资大师索罗斯说:“这是我们一生中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由于众多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全球各大股市金融股遭到重创,进而引发股市持续动荡下挫。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日渐显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再加上能源、粮食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世界经济前景堪忧。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和欧元区经济萎缩,英国经济出现零增长。 今年4月,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实施降息、注资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一度迎来了短暂的平静期。当时,包括美国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和高盛在内的金融机构曾预测,美国次贷危机可能已经临近结束。但到7月份,随着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危机,次贷危机阴云再起,并呈现扩大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公司的业务不仅有次级债,还有优质债券,假如次贷危机升级为全面的“房贷危机”,那么美国的银行便会出现挤兑,可能引发美国金融的系统性崩溃。 这正如美国总统布什在7日午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所说:“任由房利美和房地美破产或者情况继续恶化,将损害我们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并削弱和住房市场无直接关联的其他信贷市场。” 8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未见底,美国政府此次救市本身也表明了形势之严峻,而救市的实际效果还有待于时间检验。 从容应对 中国力保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但中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如此,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一些出口型企业仍受到次贷危机导致的外需收缩的影响。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5.7个百分点,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 为解决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实际困难,自今年8月1日起,国家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表示,此举表明了政府对困难重重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关注和扶持,对这些企业缓解因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有积极作用。 为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银监会发言人近日表示,下半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加大了贷款投放力度;银监会将继续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经济发展的贷款需求,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化弊为利 妥善应对风险挑战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非常举措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走势和变化,努力应对次贷危机风险和负面效应,关键还在于及时应对,主动解危,化弊为利,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要认真理清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从直接影响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次级按揭贷款,不过投资规模并不大。而且美国政府救市之举提高了这两家公司债券的信用等级,不用再担心它们变成烂账。 从间接影响看,最主要的是出口萎缩导致增长放缓。“基于这种判断,‘保增长’是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宏观调控最重要的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下一步,在继续保持总需求稳定增长的态势下,应该出台一些更积极的措施,支持国内消费增长,通过内需增长弥补外需不足,以保证总需求有一个平稳较快的发展。(据新华社9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明金维 刘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