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屋村里建新村
作者:培春
本报记者 培春 通讯员 义冬 乐勇 对于曾都区高城镇新屋村村民王正兵来说,9月5日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新屋村的居民小区动工了,他渴望已久的新生活正在慢慢靠近。 王正兵是新屋村2组村民,现居住地离镇区有几公里路程,且交通不便。手头逐渐宽裕,他很想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生活。去年召开的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带给他喜讯——村里将在随小公路西侧建居民小区。 新屋村是高城镇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一直以来,村里300余户人家散居各处,交通不便,工作不便,不利于新农村建设。村里决定建居民小区。王正兵头一个报名,当惯了“农把式”的他,计划着搬家后开个小店,做一回商人。 按照报名户数,居民小区拟建70户人家的住房,按照“统一规划、个人投资、统一施工”的方式建设。占地面积2.3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其它部分为公共场所,包括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卫生室、商店等。农民只负担住房资金,户均10万元。考虑到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楼房设计为独立别墅式,房后小院设有家禽家畜圈养和农机器械置放房舍。 镇干部金鑫善说,新农村建设包括很多内容,如果村民旧有的居住方式得不到改变,想要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内容很有难度。现在,高城镇正在按照“宜散则散、宜统则统”的原则,引导村民改变居住方式。对原来村民居住相对集中、房屋规划较为合理的地方,进行包装改造;像新屋村一样村民居住分散的地方,则另建新村让村民集中居住;对村民不愿离开,又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资源的地方,则由政 府 指导,旧地建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