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油桐木梓“长柴油”
我市将开发100万亩能源林
作者:陈晓林、
  本报讯 记者陈晓林、通讯员庹大鹏报道:树上可以“长”出柴油吗?能!利用油桐、乌桕(又称木梓)等树木的种子,可以加工出绿色环保的生物柴油。昨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未来5年,我市将建成100万亩能源林,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和电能等产品,届时我市林业生物能源产业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我市的能源林建设,是全省1000万亩生物能源林建设项目的一部分。日前,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武汉艾瑞生物柴油公司分别与曾都区、广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曾都区、广水市分别投资10亿元,各建设50万亩的生物能源林基地和生物能源提炼厂,生产生物柴油、汽油,同时配套建设一座生物热能电厂,形成林油、林电一体化。目前凯迪公司所派工作人员已进驻我市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凯迪公司将在今年12月前在曾都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生物热能发电厂,其主要燃料是利用油桐果籽壳和木材的边角废料。新建的生物能发电厂将与中盐银港湖北人造板项目配套,人造板加工的废料供应给发电厂,电厂生产的电和产生的蒸汽供应给人造板厂,形成循环利用。
    我市发展能源林业具有很好的基础。全市林地面积750万亩,其中可改造的低产低效林和可利用的荒山、荒坡约150万亩,加上农民房前屋后、田边地角,为能源林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全市现有木本油料能源林20万亩,年产乌桕、油桐5万吨;乌桕含油率超过40%,油桐含油率高达59%。尤其是曾都区新街、府河等地的多籽油桐,产量高、品质好,已初步被确定为我省生物质能源植物的保护及采种基地。
    据介绍,油菜、油茶等食用油也可以生产“生物柴油”,但在国际粮油大幅涨价的背景下,使用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显然不现实。而油桐、乌桕等木本油料作物在林地种植,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种植一次就可以收益30年以上,可有效降低成本。能源林建设还将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财政部已确定,对每亩木本生物能源林基地补助200元,省政府也将在未来数年内拿出数十亿元资金扶持能源林基地建设。
  关于生物柴油
    1895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首次提出了生物柴油的概念。它是指各类动植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酯交换反应改性,使其最终变成可供内燃机使用的燃料。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和使用性能。生物柴油含硫量低,燃烧时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硫化物的排放。同时,生物柴油不含导致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废气对人体的损害低于柴油;氧含量较高的特点使其易于充分燃烧,减少燃烧时的排烟量和一氧化碳排放。而且柴油机不用更换零件就能用生物柴油替代普通柴油,非常利于生物柴油的推广。采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废气排放指标完全满足目前推行的欧Ⅲ排放标准。而将生物柴油以一定比例与石化柴油调和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尾气污染,还能降低油耗、提高动力性。生物柴油还可以直接作为汽油添加剂使用,其较高的闪点有利于安全运输和储存。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将开发100万亩能源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