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医疗惠泽万家
——广水建市20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作者:说。
“没有出一分钱,却领到了3万元的补偿,我从内心里感谢党的好政策!”近日,广水市十里办事处清水桥社区居民刘有元真情地对记者说。 今年3月底,刘有元妻子突发脑溢血,先后在市内外3家医院就诊,花去费用16万元。由于他所在的社区自2006年开始就由集体出资全员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之今年住院补偿封顶线增至3万元,所以他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目前,合作医疗已进入广水千家万户,64万人参合,参合率85.26%,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6134.38万元。上半年,全市共补偿参合农民47847人次,补偿金额1529.03万元。 2005年底,广水市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2006年,广水市政府将合作医疗列为为民办实事的八项承诺之一。 十里办事处宝林寺村地处偏僻,但该村第一年参合率就达到93%,去年仅5户未参合,今年只剩下2户了。村支书胡亮清深有感触地说:“农村干部的宣传很关键,宣传到位后老百姓就受益。” 广水还为五保户、特困户、特困优抚对象共65056人统一缴纳了每人15元的参合基金,三年累计交款97.58万元。 广水办事处土门村的胡高兰去年腊月不幸患上脑瘤,先后在广水二医院、一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住院,8万多元的费用全部是向亲戚借的。幸好,她参加了合作医疗,获得补偿1万多元,回家调养正用得上。 两年多来,广大参合农民从补偿中受益明显,以户为单位受益面达82%,得到5000元以上补偿金13100人次,得到1万元以上补偿金1500人次,最高补偿达封顶线4人次。该市还开展了大病补助,补助人数884人,金额达260万元,有11777人获得慢性病补偿,补偿金额达374万元,健康体检人数达12万人。 广水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借 “新农合”东风,服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2008年上半年,该市住院病人达到14802人次,住院率达到4.58%,比合作医疗启动前提高了1.57个百分点。在合作医疗政策引导下,住院农民向乡镇卫生院合理流动,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市”的医疗资源共享模式。 为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广水市合管办还探索出 “即时结算报销”服务模式,在市内住院的参合农民在出院时即时兑现补偿金;在外地和转诊到市外就诊的参合患者将报销资料带回后交当地合管站,经三级审核后兑付补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广大农民再也不用“小病扛、大病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大为减少。从卫生系统组织的调查显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度由2006年的45%上升到2008年的85%,社会反响明显好转。本报记者 毛传荣 通讯员 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