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店农民“结社”奔富路
作者:走基层
“今年的茶叶比去年多赚了5000元,我们只管种,合作社负责销,省事省心。”近日,曾都区草店镇车云山茶农,在领取合作社结算剩余的春茶款。 老茶人周国启说,车云山一山跨湖北、河南两省,所产毛尖与河南信阳毛尖齐名。草店境内的山上有400多人靠种茶吃饭,过去各种各的茶,各赚各的钱,钱没赚到,“车云山”的品牌眼看就要没落了。 在当地政府和工商部门的帮助下,茶农自发成立以鄂豫峰茶业公司为龙头的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茶园管理、统一生产工艺、统一质量标准,以保护价收购茶叶,统一包装销售,免费使用公司的注册商标,产品旺销本地和周边城市。今年的19户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5000多元,在周国启的带动下今年又有30多户茶农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刚刚起步,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时机成熟时,再把想加入的茶农吸纳进来。”针对多个茶农表达要求加入的愿望,合作社负责人周恩忠说。 看到茶农成立合作社尝到甜头,该镇农民纷纷谋划成立合作社。二道河村8个养猪专业户走到了一起,成立了游源养猪合作社。合作社发起人熊建英负责生猪育肥并提供良种、饲料和防疫技术服务。另7个成员只养母猪,所产猪仔由熊建英按市场价全部收购。合作社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互惠互利。目前第一批成猪已出栏180头,创产值近30万元。这种有效的合作模式,密切了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7月1日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后,工商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自愿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农民自愿加入的合作生产链。目前,该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正在筹备2个,拥有注册商标2个,待办商标3个,预计年底可成立15个,达到一村一社。本报记者 董斌 通讯员 李鸿昌 李骏 记者走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