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广水建市20周年成就展之教育篇
乘风破浪做改革先锋真抓实干谱教育新篇

  树兰艺蕙创伟业,春华秋实谱华章。自1988年建市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市”为己任,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浓墨重彩地书写了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篇章。回顾20年的奋斗历程,全市近万名教育工作者无愧于党和政府的厚望,无愧于人民群众的重托,无愧于“千秋基业”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20年来,我们致力于和谐发展各类教育,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了科学体系。与1988年相比,全市在园幼儿由3305人增至8615人,初中在校学生由 26994人增至41829人,高中在校学生由不足4000人增至25936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5000多人。为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积极创办了特殊教育学校、全省第一所 “孤儿学校”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弟学校”。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市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广水市正在逐步由人口大市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市,并先后被授予 “全国两基工作合格市”、“全省科教兴农示范市”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20年来,我们致力于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为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广水市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扩建校园3230亩,新建校舍2600亩。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我们扎实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学校改造工程、卫生校园建设工程、职业学校建设发展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五大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市累计投资近1亿元,消除学校危房3万多平方米,新建、改建、扩建校舍8.1万平方米;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66所,新建校舍面积7.5万平方米;对60所学校的卫生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沼气池5个、厕所38个,铺设自来水管道9000多米;建立卫星地面收视点107个,装备微机1800台,建设校园网6个、标准化实验室20个、职业技术实训室18个,构建了广水教育网络中心和教育信息网站,43所中小学与教育网络中心实现了互联。教育设施设备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花园式、乐园式中小学校不断涌现,广水市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20年来,我们致力于倾情关爱弱势群体,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赋予了人文内涵。建立了经常性扶贫助学长效机制,形成了覆盖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高教育、大学教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20年来,全市筹资5000多万元,救助学生15万人,结对帮扶学生1500人,数以万计的家庭享受了党和国家的惠民惠教政策。2006年,广水市教育局被评为 “全省扶贫助学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广水市扶贫助学专题片,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反响。
    20年来,我们致力于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人才保障。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1988年相比,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了56.2%、49.8%、39.6%,总合格率达到94.3%;共培养特级教师19人、各级名师63人、省地级骨干教师776人;荣获全国、省、地级表彰教师分别达到32人、112人、436人。全市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20年来,我们致力于纵深推进素质教育,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打造了质量品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全市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上线人数逐年攀高。1988年,全市高考录取人数仅303人,1999年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032人,今年录取人数更是高达4800多人。建市以来,全市共考取清华、北大49人,考取空军航空大学36人,考取各普通高校累计36639人。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走出广水,走向世界,提升了山城广水的知名度,树立了广水教育的好形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水崛起,人人有责。广水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规划教育大业,热忱描绘教育蓝图,带领全市近万名教育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倾情打造广水教育新的二十年的新业绩、新辉煌,为广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乘风破浪做改革先锋真抓实干谱教育新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