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清源促和谐
——广水建市2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三
作者:宋俊超
广水市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该市基层党组织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省干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先进县市区等称号。 激发活力 锻炼干部队伍 该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了一批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和复杂局面的干部队伍。“严”字把关,干部选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深入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抓带促”等活动,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 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两票制”选举、“两票制”评议、“两会”决策,承诺制等民主措施已成为各级组织的自觉行动。 每年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招商、到骨干企业挂职服务等。近年来,该市干部挂职招商共引进项目82个,引进资金10.83亿元。 改革创新 构筑组织网络 该市在87家非公有制规模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通过向企业选派党建联络员、先行组建工会和群团组织等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该市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在武汉、北京、深圳、雁田等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党支部”53个。该市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向家乡引进各类项目78个,引进资金2.4亿余元。 探索实行“支部+协会”的方式,把党员致富能人聚集在产业链上。先后组建风机、宝石加工等协会党支部和党小组62个,网络党员2300多人。 盘活用好 凝聚人才精英 开展企校院所联姻活动,利用武汉地区的人才技术优势为企业服务。引进人才332名,双方在风机制造、精制乳酸等领域的35个项目上开展了合作,转化30多项科研成果。 实施“人才回归创业”工程,在外出人口集中的城市成立了同乡会、商会,开展引智引资活动。目前,该市共有28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办实体,有340多名熟练技术工回到家乡打工。 该市每年评选一批“土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拔尖人才中开展“提一条建议、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等“五个一”活动,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吴小斌 杨丽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