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吉 祥 寺 产 业
——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产业构建

  仲冬时节的大洪山,层林尽染。12月15日,走进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菇香四溢。
    以香菇产业为支撑,以养殖和种粮为辅助产业,这是吉祥寺产业建设的特点。市委书记马清明提出的吉祥寺村2008年“211”目标,即全村年户均种植2000袋香菇、养殖10头生猪、人均收入1万元,如今已顺利实现。
    在村中心周新公路旁,三里岗镇古庙村菇农佘桂花正在香菇栽培基地抢收香菇。今年10月,佘桂花入驻基地,她家的袋料香菇从2000袋陡增到5000袋。她说,入驻香菇栽培基地,种菇更有奔头。
    吉祥寺村建起占地500亩的香菇种植基地,请专家对传统种植模式进行无害化技术改造,制订并应用全套无污染种植、烘干技术规程。目前基地已吸纳150户菇农入园,是全省最大的袋料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
    吉祥寺村639户农户,除入驻香菇栽培基地的菇农外,个体菇农一般种植袋料香菇在2000袋左右。有关专家表示,2000袋在当地林木资源所承受范围内,且效益也是最大的。
    明年1月1日,国家将对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记者看到,在香菇栽培基地,裕国、三友、神农三家企业纷纷挂出“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的宣传牌。
    香菇栽培基地旁,占地20亩、厂房及配套用房5栋200间的高楼拔地而起,这是三里岗食用菌科研中心。该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驯化、新技术开发、香菇烘烤等。
    12月9日,随州首届香菇节在吉祥寺村召开。为华中农业大学已故真菌学家杨新美铜像揭幕,与华中农大签署合作协议,朵朵极品香菇盛开竞拍台……首届香菇节尽显“科技”主题。
    吉祥寺村上与专业院校联姻,下与菇农基地合力,形成产、研、销一体化格局。目前,吉祥寺村有香菇200万袋,占三里岗镇袋料香菇的十分之一,年产值近200万元,新建的香菇交易大市场年交易量可达12000吨。
    “人人都晓得吉祥寺村的香菇有名,其实,我们这里的养殖产业也很诱人。”吉祥寺村支书张德贵微笑着说,目前,吉祥寺村养猪50头以上农户13户,300头以上农户2户。
    最大的养殖户是位于深山中的吉祥牧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5亩,采取 “龙头企业+畜牧小区+养殖户”的经营模式,使得吉祥牧业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创利税百余万元,带动了周边100余家养殖专业户致富。
    目前,吉祥牧业已经成为随州市市级养殖小区,场内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相对独立,人工授精实验室、兽医室、饲料车间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并有较大的污粪吸纳量及大型沼气池处理设施。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粮食仍然是基础产业。吉祥寺村粮食种植面积3028亩,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眼下,吉祥寺村正在考虑发展农家乐和利用林木资源。村内已经建有4家农家乐餐馆,预计将有20多家农家餐馆,推出以香菇、土鸡为特色的农家宴。村里还计划利用丰富的银杏、紫藤、杜鹃、兰花等资源发展经济林。见习记者 林永俊
  走进吉祥寺②
  交易红火的香菇市场。 (本报记者 刘永国摄)菇农菇商忙数钱! (本报记者 刘永国摄)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吉 祥 寺 产 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