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随州”
作者:朱天香
从本月初开始,我市城市形象宣传片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在每天早上6:30至8:30中央1套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的《朝闻天下》栏目中,每次10秒的宣传片将我市的文化元素高度浓缩,以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和“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几个大品牌的展示,将随州形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浓缩。品牌,就是巨大的无形资产。近两年来,我市在“四个随州”建设的热潮中,着力打造随州品牌,扩大品牌效应,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品牌随州”,2008年随州的一大亮点。 “品牌随州”现象 2008年,随州一个个、一串串的品牌响起来,亮起来,凝结成“品牌随州”,形成“品牌随州”现象。 产业品牌响起来。今年3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京将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匾牌授予我市,我市的第一支柱产业终于拥有了一块全国唯一性的金字招牌。我市通过农业节庆活动,让中国香菇之乡、银杏之乡、蕙兰之乡等声名远扬,带来特色农业的春天。 文化品牌亮起来。我市努力擦亮“炎帝神农”和“曾侯乙编钟”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文化旅游开发号角劲吹,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声名大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异彩。 城市品牌立起来。今年7月,我市捧回“省级文明城市”的牌子,城市形象提档升级。接着,“省级卫生城市”通过验收;“‘楚天杯’优胜城市”创建获得检查组良好评价;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正在进行,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品牌已经确立。 工作品牌推出来。今年3月,地级随州市的“大部门制”探索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被各大媒体聚焦。“两会制”、“两票制”、“逢四说事”等基层民主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推向全国。 “品牌随州”打造 市委书记马清明提出,“四个随州”的建设靠品牌展示。在“四个随州”建设中,要打造品牌,凸显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打造亮点,放大亮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开发品牌。随州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农业资源丰富。如何开发特色资源,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品牌,我市明确了农旅结合、农工结合、农文结合的思路,打造尚市桃花、万和兰花、洛阳银杏、三里岗香菇等特色农业品牌,相继成功举办了兰花节、桃花节、银杏节、香菇节,明年春季还将举办茶叶节。“五朵金花”让随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五彩缤纷,别具特色。 做大品牌。专用汽车及香菇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和良好市场声誉。市委市政府着力将其做大做强。高起点编制汽车发展规划;大手笔建设汽车园区;引进大集团大品牌打造汽车龙头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集集团、香港财富、航天双龙、广东富华等与我市汽车实现 “强强联姻”。我市现已有大型专汽及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企业172家,在全国专用汽车排行榜上,随州占据“三个之最”、“五个第一”。香菇产业通过抓规划、建园区、创品牌、树龙头、拓市场、强配套等举措,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已拥有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体系,产业集群不断壮大。12月9日,首届香菇节举办,随州香菇在全国菇业界进一步叫响。随着产业的做大做强,产业的品牌也越来越响。产业与品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 提升品牌。马清明提出,要提高城市知名度,城市知名度越高,品牌越响。我市在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上大做文章,提升品牌形象。搞好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高标准建设绕城公路文化旅游通道、擂鼓墩景区和炎帝神农景区及全省市州一流的博物馆。举办大型学术研讨、祭祀、庆典活动,12月8日首届编钟文化节高调启幕;明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我市将举办世界华人寻根节。扩大宣传推介随州。近两年来,我市举办了“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揭牌仪式北京新闻发布会、“接楚楚回家”武汉新闻发布会,市主要领导走进新华网接受专访,加大国家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叫响融入武汉城市圈,广泛开展外出招商和经贸活动等,我市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推介随州。包装城市形象。在相继开展的两个“三城同创”活动中,我市按照“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经营”的方针,建设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打造山水生态宜居城市。 “品牌随州”效应 品牌的效应是广泛而巨大的,品牌的活力和魅力是无穷的。 扩大了对外开放。首届编钟文化节再次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随州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及现代文明的城市形象声名远播,“文化随州”魅力绽放。一系列大型节会、活动的谋划和举办,广泛开辟了随州对外开放的渠道,提升了名气,凝聚了人气,聚集了财气。由中国旅游协会、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旅游协会共同主办的2009年元旦世界华人炎帝故里祭祀祈福盛典,将在我市的炎帝神农故里隆重举行。这是我市擦亮文化名片的效应、文化发力的明证。 加速了产业发展。为产业办节,尚市油桃未产先销;万和兰花香飘海外;洛阳古银杏群落田园风光每年吸引广州、武汉等地游客6万余人次,银杏谷成为由湖北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千年银杏·百年好合”户外婚礼举办地;以三里岗为代表的曾都区香菇出口今年逆势上扬,前11个月创汇8740万美元,同比增长46%,全年将过亿美元。扛着“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金字招牌,我市汽车竞争力大增,在大型经贸活动上订单猛增,出口市场全面拓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1至11月我市汽车仍实现产销2.84万辆,同比增长4.7%;增加值18.74亿元,同比增长20.2%。 带动了新农村建设。首届香菇节主会场所在地三里岗镇吉祥寺村,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食用菌科研中心、香菇交易市场、新居民点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相继实施,村里农家别墅环山而列,休闲广场设施齐全,香菇市场车鸣人喧,香菇基地菇香四溢。来考察的省领导评价:吉祥寺村是我省建设新农村的典范。为了放大亮点,带动发展,市委启动随南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试验区包括随南7镇50个行政村。这批村结合各自特点,形成不同类型的典型,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 拉动了城市建设。借着“三城同创”和举办节会的东风,我市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新区面积扩展,城市框架拉开。“一河两岸”风光带风景如画,移步易景;以随州博物馆为中心的建设改造形成随城新亮点。加强生态绿化,营造园林景观,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公园广场多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一个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格局正在形成。市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经济加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社会风清气正,群众得到实惠。“品牌随州”效应正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发挥。本报记者 朱天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