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月22日电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仍在继续的情况下,我国上月部分经济指标却显露一些积极的变化。
“尽管这些积极的变化能不能持续还需要认真观察,但很有可能就是寒冬中的丝丝暖意,很有可能就是黎明前的点点霞光,也很有可能就是燎原之火形成前的星星火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7.4%,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服装、化妆品等部分商品销售有所回升,特别是乘用车销售64.4万辆,创月度销量之最。这意味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消费实际增长在加快。
投资也出现了一些好势头。去年全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5%,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有所优化,特别是投资者的信心出现了反弹。环球金融服务集团近日发布的数字表明,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已从三季度的88上升到103。
进出口也开始出现积极变化的苗头。去年11月份,进出口从10月份同比增长17.6%急速下降到负9%,12月份为负增长11.1%,增速陡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单从出口来看,12月份我国整体出口为负增长2.8%,但受出口政策调整影响的商品出口却增长4.8%。“这意味着我们出口政策开始显现成效。”马建堂说。
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回落,特别是10月、11月两个月回落幅度明显。最新数字表明,12月工业生产增速比11月加快0.3个百分点,尽管幅度不大,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钢材、煤炭、有色金属和化工类产品价格开始有些回升。
“中国正在实施全面拉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在国际经济环境不过分恶化的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增速还是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仍是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仍在继续。但马建堂表示,有信心尽快克服眼前的困难,尽早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