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中寻机破寒冰
——市经济开发区企业迎战金融危机见闻
编者按:国际金融危机在蔓延,我市工业战线迎战危机图发展的思路也越来越明晰。即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迎战危机图发展”,报道我市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化“危”为“机”,科学发展保增长的新思路、新动态、新作法、新变化。 2月4日,记者沿316国道走进市经济开发区。在湖北齐星公司,隆隆的机器声与四溅的电焊火花充斥着整个车间,车间外,数十台车身整装待发;景康服装公司,800余名员工正赶着缝制瑞典著名品牌H&M的短裙。走过望城岗,爱多公司、创力科电子厂房装修已经完工,齐星多晶硅项目土地平整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忙着配套设施建设…… 寒潮袭来显凉意 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市经济开发区内实体经济所受影响逐渐显现,企业普遍出现利润降低、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企业停产等现象。记者查阅去年9、10两月的 《随州工业经济月报》发现,开发区多数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放缓,有的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金润铸造等部分对危机较为敏感企业,去年8月份就处于停产状态。 冰姿服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朱厚斌告诉记者,金融危机一来,感受最大的就是融资困难、订单减少,资金受到限制,企业就很难有发展了。 适时调整图发展 “企业不调整,就没有出路。”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罗铭说:“调整得快,见效得也快!” 调整是企业最大的出路。生产单一品种针织纱的兴发纺织公司,在订单下降后,针对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制开发竹节纱、股线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今年年初,产品销售额达900多万元,实现“开门红”。 走访发现,冰姿服饰将外贸份额缩减至30%,积极与波司登、雪中飞、冰川等国内大品牌合作,全年订单排满;景康公司将出口美国的产品调整到了欧洲、日本等其他市场,在危机下,外贸型企业调整出口区域,打造出一片广阔新天地。 订单减少的湖北齐星公司,在原材料供应上也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该公司副总经理邓字安说,以前单晶硅市场价格每吨350万元,由于公司用量少,商家不愿出售,致使原材料来源不畅。如今,受金融危机影响,商家发货,且价格跌至以前的一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晶硅原材料的市场供应问题。 调结构,看市场,备人才。今年年前,开发区共接纳数百名返乡农民工。“返乡工人掌握了沿海先进技术,是迎战危机的宝贵资源。”景康时装公司总经理刘坤勇认为,危机中并非仅有危险,深层中也潜藏着机遇。 坚定信心保增长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市经济开发区提出了新一年的发展目标:2009年生产总值同比要增长15%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5%以上。 罗铭认为,我市地处中部,受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当前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好时机。目前,市经济开发区“满园工程”已基本实现,谋划布点铁东新区、淅河青春工业园,将为整个开发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用保姆式的服务,提升市经济开发区的软实力。见习记者 徐王俊 通讯员 黄 猛 迎战危机图发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