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国泰君安去年人均收入百万元
熊市下券商被曝天价薪酬
  2008年以来,由于A股巨幅下挫、交易量急剧下滑,“靠天吃饭”的国内各大券商纷纷采取降薪、裁员方式来应对此轮熊市。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人的员工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
  44
  家券商去年发薪约
  200
  亿
    据上海证券报数据中心统计和估算,44家国内券商去年大致发放了近209亿元的职工薪酬。由于包含了上轮牛市的 “压岁年终奖”,国泰君安等多家大型券商去年实发薪酬仍较丰厚,少数券商人均年薪超过40万元。
    一般而言,券商财报中披露的职工薪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对几项财务指标进行简单的加减,实际上便可得出券商去年实际发放的职工薪酬。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12月31日,平安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9亿元,华泰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75亿元,国信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2.47亿元,招商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5.48亿元。这些券商都属于国内较大的全国性综合类老牌券商,但支付的职工薪酬都远远低于国泰君安这次年末给予公司员工的大红包。
  3000多名员工 支付32亿薪酬
    近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了一份《2009年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工作报告》,细读中记者发现,国泰君安证券2008年的薪酬及福利费用高达32亿元,远远超出公司年初预算数的20.41亿元。
    是不是报告数据出现了错误呢?答案是否定的。记者通过查阅国泰君安2008年财务报表,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公司的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也高达30.7亿元,这和工作报告中的全年薪酬及福利费用32亿元非常接近。
    资料显示,国泰君安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有辐射全国一百多家的营业网点,从前期公布的2008年各大券商交易量排名情况统计来看,即使面对2008年这样的大熊市,国泰君安在沪市与沪深两市的交易量也排在全国所有券商的前三甲。
    资料显示,目前国泰君安员工数大约在3200人左右,按照总裁报告中32亿元的总薪酬及福利费用计算,平均每个员工去年获得的总收入就接近100万元。
  普通员工反映未享高薪
    记者就国泰君安去年人均收入达100万元采访了国泰君安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各地营业部的员工。
    国泰君安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我的工资绝对没有那么高”。该人士略带气愤表示,事实上,公司普通研究员级别的员工平均工资也就20万左右,这还是包含了底薪在内,只有在2007年那样的好年景会高一些。该人士还表示,除了在总部研究所和技术支持部门,营业部员工2008年的工资达到100万是非常少的。
    既然国泰君安员工普遍反映自己在2008年没有拿到100万元收入,那公司高达32亿元的薪酬及福利费用会到哪里去了呢?对此,该公司发布的“澄清说明”也没有给出回答。
    一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从媒体报道和国泰君安的澄清声明中他只看到了一条,那就是国泰君安人均年收入100万,普通员工拿不到那么多,背后可能就是都被公司高管拿走了。
  国泰君安回应:“百万年薪”属媒体误导
    国泰君安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澄清说明,称“国泰君安08年员工人均百万年薪”的报道纯属媒体误导。
    国泰君安在说明中称,国泰君安2008年全年的预提薪酬费用总额32亿元,是根据公司历年的经营业绩,按照董事会通过的薪酬方案计提的未经审计的数据。事实上,2008年底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由历年节余、当年计提和当年发放三部分组成,报道中的国泰君安“平均每个员工去年获得的总收入就接近100万元”是按历年计提的薪酬费用32亿元和约3200人简单计算得出的,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严重混淆了 “计提”和“发放”两个不同的关键概念,且具有极大的误导性。
    国泰君安称,计提的薪酬总额是根据董事会的规定,必须留出一部分用于长期激励、风险准备、以丰补欠和其他福利,而不是当年计提就当年发放。业内人士称,有关报道把公司报表中“应付工资”当作“实付工资”,应付工资就是计提工资,不一定发放了,也许一年发,也许很多年分开发,也许不发冲回股东权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泰君安去年人均收入百万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0 版:新闻视点】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