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吴仕虎 冯建文
今年的求职市场,场面依旧火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求职者心中或多或少都较往年多了一些紧迫感和压力。在此情况下,一个个求职故事在职场上演。日前,本报记者探访了首场招聘会的一些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希望能给求职者一些启示。
返乡农民工本地求职
一场春雨,让随城的气温仿佛一下又回到寒冬,然而在曾都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大院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2月2日上午8时30分,记者赶到曾都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大院里,求职者是人头攒动,呼啸的北风,掩不住他们热盼的眼神。
从广东东莞回来的求职者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东莞已经工作5年了,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不少公司经营不景气,纷纷裁员。去年11月,刘先生不幸被公司裁了下来,在当地找了几次工作,都以失败而告终。随后,刘先生回到随州,他感到家乡随州相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小,于是他决定先在家乡找份工作。他说:“东莞公司待遇相对比家乡高许多,说实话,在家乡干在薪酬上肯定差一些,但在这种大背景下,还是想在家乡呀!”
一位站在门口焦急翘首仰望的家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了解到,这位家长姓付,是广水市人,一大早专程陪儿子从广水市赶来参加招聘会。“我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已经有3年了,一直在广东中山一家玩具厂做普工,但待遇也不是很高。今年他打算回家找工作,希望能找到份稳定的工作。”
据劳动部门初步统计,当日参加招聘单位86个,提供就业岗位6280个。而当天参加招聘会求职人员达11000人,现场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的4600人,其中有2600余人与用人单位签约。曾都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陈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有的用人单位还有空缺岗位,没有找到工作的求职者可以积极地寻找合适的岗位就业。
求职者普降薪酬标准
在四川读大四的小吴特参加了这次招聘会,小吴说,今年工作不好找,元月初,她曾经在读书的地方投过一些简历,但回音很少。“虽然我还没有毕业,但我觉得先就业最重要,现在很多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即使在这次招聘会上找不到工作,我也能感受一下找工作的艰辛,对成长也有利。”小吴说。
“我现在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工资1500元左右就可以接受。”求职者王小丹告诉记者,她以前在深圳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月薪有近3000元。记者在招聘会现场了解到,“先就业,再择业”已经成了目前大多数求职者的基本心态。在江南东风汽车公司招聘台前,一名小伙子正在咨询着。他曾在浙江做销售三年了。“我外出打工几年时间里,跑了很多地方。”他说:“现在挣钱是一方面,我更看重的是人生的阅历,这是用钱买不到的。”一席话,道尽这位年轻人的就业观。
“当前的就业形势,找工作不是很难,但要找相对好的工作就比较难”。曾在武汉一家旅游公司做外联工作的小林也来到这场招聘会,她说自己希望找一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哪怕工资待遇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她听说有很多单位来招聘,所以也拿了几份简历来看一下有没有她所期望的单位招聘。她告诉记者说,自己理想的岗位是培训学校,或者到机关去当文秘。她认为,找工作难是相对来说的,以她自身来说,想找份工作不难,但想进大企业、机关,或者进公立学校当老师,肯定有些困难。
普工好招技术工难招
“还有一些岗位没有招到合适的人选,虽然前来投简历的不少,但大多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只能做学徒工。我们比较看重经验和实践能力,对学历要求不是很严格。”10点半钟,当记者再次来到湖北胜鑫塑业有限公司招聘点时,公司董事长张高勤表示,目前普工岗位已经基本招满了合适的人选。“现在找工作的人多。对企业来说,相对比较好招。但技术工人,特别是熟练的、对口的技术工人相对少些。”
群英网络公司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说,公司需要招聘网页设计师、商务代表10余人,可是感觉合适的只有2人。人员难招,主要是这项工作对技术有一定要求。
“有技术的人好找工作”。一些求职者也意识到这一点。在曾都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就业训练中心,家住曾都区高城镇高黄村二组的张东军正在学叉车技术,与他一起参加学习还有6人,他们都是返乡的农民工,去年都在外地打工。据该训练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起培训的农民工,今年大多都找到了工作。
武汉喜事多家政管理服务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春风行动,可在随州第一站仅招到了4名家政服务人员,而且年龄均在40岁以上。该中心总经理龙贤超说:“我们需要很多家政服务人员,岗位工资在1200元以上,包食宿。可在随州报名的还是很少,离我们预想的目标相差太远。这说明求职者的心态、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
市劳动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市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因为就业岗位与去年基本持平,但要求就业人员却大量增加。随州相对沿海城市来说,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原在外地工作的很多随州人纷纷回到随州,这样一来,我市就业压力就大大增加。
如何提高应聘的成功率呢?曾都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陈义春建议,主要还是求职者要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不要期望值太高。要降低标准,从低层次做起,不要期望一步到位。当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更多,希望招聘那些相对适合企业专业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求职者要调整好心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
求职的人员在了解招聘信息。 (徐军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