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洪山麓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学校,活跃着4位来自天南地北的资教生,成为山区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山区教育“雪中送炭”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学校是一所山区中学,以前音乐、美术没有专职教师,总是语文数学教师兼带,让学校负责人非常犯愁。湖北省从去年开始实施了一项 “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并改善其结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学校抓住机遇,于2008年7月选聘了四名资教生。
毕业于湖北经济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黄英老师负责七八九年级的艺术课教学,校园里有了歌声,有了舞姿,学生习惯了说普通话;具有八级英语水平的资教生汪婷婷、汪艳霞、陈吟艳老师肩负起该校英语教学的重担。“资教生的到来,有效缓解了我校教师队伍人员的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洪山风景区中心学校校长李志先说,“随着普九化债工作的推进、危房改造等工程的实施,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部分学科缺少教师,综合实践课学科缺少‘人才’的问题,制约了大洪山教育更好地发展。”四名资教生的到来,对大洪山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疑是“雪中送炭”。
现代教育需要优秀人才
“Ourstudyandlifearechanginggrad-ualybecauseofyou,andwehavelearnedhowtoenjoystudy.Thankyou!”(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因你而悄然改变着,我们学会了如何去享受学习,谢谢你!)这是八(二)班的英语老师汪婷婷在2008年的圣诞节收到的学生贺卡。记得第一次来八(2)班上课时,讲到首字母缩写,汪婷婷老师问学生KFC是什么,班上没一个人知道。她又问学生吃过KFC没有,学生更是诧异地看着汪老师,只听有些学生小声说:“KFC是吃的呀?”汪老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徒然重了许多……于是,汪老师经常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班上组织一些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活动,如英语角活动,教他们唱英语歌,给他们介绍外国的风俗习惯,在班上搞英语演讲比赛等,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授课之余,汪老师也尽量去扩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外面的新鲜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
2008年10月,首届魅力青春形象大使决赛如期举行,来自大洪山风景区中心学校的黄英老师获得了优秀奖,为她的主打节目《感恩的心》伴舞的,正是由她辅导的8个来自长岗中学九(1)班的孩子。由于孩子们平常接触艺术方面的知识较少,再加上山里的孩子内向一些,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艺术课时,孩子们连简谱也不会,上台表演更是四肢僵硬,扭扭捏捏。有时教孩子一个音符,黄英老师至少要说十多遍,直到嗓子都哑了。一个动作,要反复示范多次。终于,孩子们能够奔放自如地在舞台上、在校园里载歌载舞,老师们都说,黄英老师给学校带来了活力。
“我选择,我无悔!”
程吟艳,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08年6月大学毕业来到了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长岗中学,实现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汪艳霞,这位来自湖北襄樊的资教老师,和其他三位资教老师一样,凭着自己的能力,本可以留在繁华的城市,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享受生活。而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同学的不理解,选择了资教,做了一名山区的教育工作者。当问及是什么促使她做一名山区教师,她说:“刚进大学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放过一部电影,名字叫《一个也不能少》,里面的主人公魏老师为学生的奉献精神,我想不光打动了我,肯定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们……去农村,把爱,把知识传授给那儿的孩子们。所以,我选择,我无悔!”
对于四位资教老师的到来,大洪山风景区管委会高度赞扬。管工委书记何运平在该区2008年教师节座谈会上深情地说:“资教生的到来,为大洪山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你们是山区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洪山管委会农村工作局局长李清照为四位资教老师送来了两台彩电,大洪山风景区中心学校领导还专门为资教老师安装了宽带网和电热水器,尽可能地让她们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一个快乐的英语晚会
同学生一起登上舞台
本报记者 张顺 通讯员 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