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培两优3076都是2009年湖北省主推和曾都区良补杂交水稻品种,其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扬两优6号 “扬两优6号”是由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一超高产、稳产优质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其农艺性状好,适宜在随州地区栽培,大田生长前期旺盛,分蘖能力较强,成穗率高,穗子大小均匀;特别是后期生长健壮,成熟时秆青籽黄,抽穗历期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2008年在曾都区均川镇实打实收819.2公斤;而且具有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综合性状稳定等优点。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要求是: 提倡早播,匀播稀播,培育壮秧:亩用种量1—1.5公斤,秧田亩播量10公斤左右,不超过12.5公斤。播种时适当稀播、匀播,三叶前喷施多效唑壮秧促蘖。秧田要施足基肥,适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作中稻栽培,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采用每兜双粒谷苗并带蘖移栽,宽行窄株,上等肥力田块,株行距5×8寸,每亩插1.5万穴;中等及以下肥力田块株行距4×9寸或5×7寸,每亩栽1.7万穴左右,确保基本苗在8—10万左右,并力争在15天内亩总苗数达到18—20万。统一按东西行向移栽,以保证株间有良好的通风向阳条件。 科学运筹水肥:扬两优6号施肥前重后轻,减氮增钾,立足于早,即重施底肥,每亩施25—30公斤复合肥加15—25公斤碳铵为宜,移栽后早施返青分蘖肥,一般在移栽后5天左右结合化学除草进行,每亩用7.5—10公斤尿素和10公斤氯化钾,晒田复水后一般不施穗肥;破口期每亩喷施100克磷酸二氢钾。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壮籽。由于该品种灌浆期时间长,切忌断水过早,收获前7天断水。 病虫综合防治:根据当地植保情报,科学防治病虫害。要特别注重在抽穗前5—7天和破口时各喷一次”爱苗”,防治稻曲病。 新两优6号 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选育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很好的丰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该品种稻米品质优,外观晶莹透亮,粒型长,口味佳。 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浸种前晒种1—2天,药剂浸种、洗净催芽、露白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25公斤左右,每亩秧田播种量为10—15公斤,稀播、匀苗,采取旱秧或湿润育秧。做一季中稻种植,秧龄宜控制在35天左右。 中上等肥力田块的栽插规格为5×8寸,每亩栽足1.5万穴;中等肥力及瘦田,适当增加密度,以5×6—7寸为宜,每亩栽足1.8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栽足基本苗。 氮肥施用量为14—16公斤纯氮/亩,磷、钾肥多作基肥施用,氮肥施用原则是:前重,总用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亩追尿素10公斤,促分蘖;中控、后补。该品种有轻度的两段灌浆现象,后期需肥量较大,孕穗至破口期最好每亩追3—5公斤尿素做穗粒肥。 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稞,浅水分蘖,深水孕穗、养花,后期干干湿湿”的管理方法.该品种在肥水较好的条件下,宜采取反复搁田控苗。一般每亩分蘖数达17万苗左右时,要及时排水晒田。成熟后期宜养老稻,如断水过早易影响结实率及充实度。 该品种叶色较深绿,生长期较易受螟虫危害,要重视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注意防治稻曲病,用杀菌剂于抽穗前一周左右及破口期各喷施一次,效果明显。同时注意稻飞虱、稻蓟马等虫害的防治。 培两优3076 培两优3076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 “培矮64S”ד3076”配组育成。2005年在我市曾都区厉山镇生产试验种植面积5.5亩,国家品种展示区内种植面积0.2亩,2006年多点示范40亩,2007年推广面积3.2万亩。主要表现:一是综合抗性强,后期熟相好。该品种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较轻,稻曲病零星发生。茎杆粗壮,抗倒性强;二是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在曾都区均川镇国家品种展示区内,“培两优3076”每穗总粒数198.5粒,结实率87.6%;厉山镇种植每穗总粒数204.7粒,结实率89.81%;三是生育期适中,全生育138天,比Ⅱ优725早6天;四是米质优。 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匀播稀播,培育带蘖壮秧;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30天左右,株行距16.5厘米x26.7厘米,每穴插2—3粒谷苗,亩插基本苗9—12万;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2—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发。酌施穗粒肥,以钾肥为主,提高结实率。浅水勤灌,亩苗数达25—28万及时排水晒田,后期忌断水过早;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螟虫及稻飞虱等病虫害;适时收获,注意脱晒方式,确保稻谷品质。 (徐厚新 陈良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