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试验区里新村落
——洪山镇许家冲村新农村建设见闻
作者:晓林见习记者永俊
  24日上午,记者来到曾都区洪山镇许家冲村,碰上另一拨“客人”——曾都区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张军等4名专家。淅沥沥的春雨中,他们撑着雨伞,越田埂、走山地,实地踏勘该村新居民点的初步选址。
    “制定好规划,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大事。”村党支部书记肖长生说,“这处新居民点,将成为我们村的新亮点。房屋肯定会建得漂亮、实用,有随南山区地域文化特色。”新居民点拟建在鲁家台一片岗地上,计划一期建设200套村民新居。
    规划新居民点的消息传出去后,激起了村民的热情呼应。一组村民徐大富早早向村干部“打招呼”,想把房子盖进新居民点。他说:“新居民点有规划,起点高,不仅房子漂亮,道路、下水道等设施也配套,谁不想去呢!光我们湾子就有10多户人家动心了。”
    面对乡亲们高涨的热情,肖长生却比较“冷静”:“规划的事,我们不会催得太急。关键是水平要高,初步方案出来后,我们还会广泛征求领导、专家和村民的意见。”
    新居民点的事还在谋划,村庄整治的行动却早已开始。继去年投入90万元,开展硬化通组、通湾公路,装饰沿街、沿路房屋立面,开挖宋家街下水道,建设垃圾池等工程之后,他们今年拟再投入53万元,完成剩余2条通组公路硬化,打通宋家街、先锋路200米下水道,开展村庄绿化。
    “不光住的要舒服,最根本的是产业要发展,乡亲们的荷包要鼓起了。我们今年将继续推动全民创业,力争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700元,达到5800元。”肖长生说。
    人勤春早。勤劳的许家冲人又投入到新的创业发展中。许家冲村靠近洪山镇区,全村545户2166人。种菇、耳的有100多户,贩卖菇、耳的也有100多户。客货两用微型汽车的普及率达到了15%。
    走进村民赵青林家的大门,看见100多袋香菇、木耳整齐码放着,里屋还有6名妇女帮忙分拣木耳。赵青林说,这是上个星期花了20多万元收购回来的,有5000多公斤,即将发往广东、广西。她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没赚多少钱,今年打算开辟新的市场,希望有好的收入。
    村民陈泽民家的大门敞开着,吊扇转个不停。他笑着说:“前天从钟祥收购来的200多公斤木耳有点返潮,要吹干除湿。”
    正骑着摩托车来村头买东西的村民王家祥告诉我们,家里种了7亩多地,除了农忙,他主要在镇上干些维修屋面、刷涂料等零活,妻子张华会则和村里其他200多名妇女一道,在“洪山罐头城”剥结子。算起来,两口子一天下来也有100多元的收入呢。
    许家冲村的乡亲们除了贩卖、种植食用菌外,种植瓜菜、养殖畜禽也很有名。近几年,依托洪山集镇,从事食品加工、办超市、开餐馆等二、三产业的人数不断增多,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再加上村党支部凝聚力很强,新农村建设基础好,一名镇干部很有信心地说:“许家冲村一定能够成为随南新农村试验区的一个‘标杆村’!”
  
    本报记者晓林 见习记者永俊 通讯员国会 王辉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试验区里新村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