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都推进“农家书屋”建设
今年将在28个镇建书屋250个
本报讯 通讯员吕文军、刘金伟报道:“平常空闲时,我喜欢来这儿看一些生猪养殖的科技书,给自己充充电,有时看看相声、小品,唱唱歌。”2月25日,曾都区洪山镇温泉村养殖大户朱双双在村里“农家书屋”看书时高兴地说。 温泉村“农家书屋”占地36平方米,室内装饰一新,整齐地摆放着电视机、桌椅、棋盘和书柜,书柜内满是实用科技、政治法律、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书籍,报刊架上放着各类报刊、杂志,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像温泉村这样的“农家书屋”,曾都已于去年投资200余万元,建成57个。 “别小看我们这个书屋,每天来看书学习的村民络绎不绝,成了农民朋友的文化乐园。”温泉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介绍,书屋建成以来人气一直很旺,附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经常来这儿看书或借书,外村的村民还骑着摩托车到书屋看书、下棋。 当前“农家书屋”的建设状况,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该区今年将在全区28个乡镇建立250个“农家书屋”,覆盖56%以上的行政村。2010年将建成235个,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 该区今年将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农家书屋”,确保“农家书屋”可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书柜、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等设备齐全,图书不少于10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报纸期刊不少于20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区政府和财政部门将对“农家书屋”建设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实行专款专用。区直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对各自驻点村“农家书屋”建设实行“一对一”帮扶,省级、市级文明单位对41个村实行援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