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项目严格审批 老企业跟踪治理
曾都着力创建生态工业
本报讯 记者唐天才报道:3月9日,记者来到曾都开发区工业园,看不到一根烟囱,污水、雨水分开排放,废弃物资循环利用。这是该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生态工业迈出的可喜一步。 曾都区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未经环保部门批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未执行“三同时”或“三同时”达不到要求的,不得投入生产,对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规定的,责令停建或停产、限期补办环保审批手续、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对“十五小”、“新五小”和列入国家淘汰产品、工艺、生产能力目录的企业坚决关停。 该区2008年共新建项目75个,全部进行了环评和审批,对3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污染水体的项目进行了否决。随州市中信化工厂是一家无环保审批手续的小化工企业,生产时气味、噪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污染了环境。环保部门联合安居镇政府,责令其停止生产。此外,还依法关闭了万和小炼油、厉山花泥厂等3家企业。 据悉,该区近年来对所有的新、改、扩项目,严格按照环评的要求,督促上治理设施。宏盛硅公司投资34万元对废水、废气进行了治理;连旺石业投资36万元对废水、废气、噪声进行了治理;万丰矿业和黄淮矿业分别投资80万元建设了废水循环回用设施。已对1000余家各类项目(企业)建设了污染治理设施。 该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工业园区,规定入园企业必须建设标准厂房,实行通透式隔离,预留生活设施服务用地,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该区将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达标作为进入园区的硬性指标之一。开园至今,已有多个项目因环保问题被谢绝入园,拒绝招商合同上亿元。 由于加快了污染治理进程,全区的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城区去年环境达标天数达350天,达标率为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