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长产业链条 变废物为宝物
曾都着力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
本报讯 记者唐天才报道:“我们种菜用的肥料是长巴西菇的废料,3亩地节省660元的肥料钱,省钱就是赚钱啊!”近日,看着比往年长势好、效益高的蔬菜,在田间劳作的曾都区安居镇王家沙湾村菜农笑得合不拢嘴。 曾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中全面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资源最有效利用。全区工业每年生产出的废煤灰、煤渣、废渣、铁矿粉、边角料等废弃物达200余万吨,该区想方设法、多种途径综合利用,如利用废煤灰、煤渣等,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兴建投产了近20家粉煤灰免烧砖,仅此一项,年可减少废弃物堆集占地100多亩,生产水泥60多万吨,免烧砖3亿多标块。此外,该区大力收旧利废,环潭塑编产业现有规模企业14家,目前已成为废旧塑料回收、废旧塑料加工造粒、粒料拉丝及制成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年回收废旧塑料5万余吨,创产值2.5亿元,实现利税3100万元。 在农业上,该区田间、村头、山野散落的稻草、牛粪,规模养殖场里的猪粪等,过去随处可见,而且利用率不高,又不利环保。近年来,该区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发展巴西菇、双孢菇等产业。收菇后产生的废料又可作为优质的农家肥种植农作物。农民利用巴西菇生产废料种植无公害蔬菜,既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蔬菜品质。循环利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全区年生产巴西菇、双孢菇5万公斤,创产值7000余万元。 该区通过典型引路,在特色产业中推动循环利用,加快了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可喜成果,据统计,全区年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回收价值达到6亿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