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同星农业公司董事长杨生洪创业的启示
作者:陈晓林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短短11年时间,杨生洪带领湖北同星农业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 2008年,同星农业公司总资产达到3.3亿元,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3亿元,年利润总额1896万元,成为目前我市唯一的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把握机遇 迈出创业第一步 1987年,杨生洪毕业后分配到原随州市畜牧兽医局工作。1998年,原国营随州市万吨饲料厂宣布破产拍卖。不甘心平淡生活的杨生洪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他东奔西走四处筹资,与人合伙买下饲料厂,创办了同星农业公司的前身——正发畜牧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杨生洪克服重重困难,大胆进行管理、机制、技术创新,饲料厂很快出现转机,日渐红火起来。 联姻农户 实现农企同发展 经营饲料厂的成功,并没有使杨生洪停下创业的脚步。他又相继筹资兴建了种鸡厂和孵化厂,尝试走“公司+农户”的路子。这是一条“双赢”的路子:对于农户而言,他们可以从公司购买质优价廉的鸡苗和饲料,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而养鸡的农民赚了钱,扩大了养殖规模,公司的鸡苗和饲料就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随州肉鸡饲养的规模大了,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卖鸡难的问题?2006年,杨生洪和他的团队作出决策:继续延伸产业链条,投资兴建一座年屠宰分割能力1500万只的肉鸡屠宰加工厂,同时配套建设一座5万吨大型高低温冷库。 这样一来,同星农业公司养种鸡、孵鸡苗,之后把鸡苗出售给农户养殖、配套供应饲料,待鸡苗长成商品鸡后,再从农户手中收购商品鸡加工、出售。一条完整的肉鸡产业链条出现了。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户每养一只鸡也能获得2至3元的纯收入。一大批养殖户伴随同星公司的发展圆了致富梦。 标准示范 助推随州养殖业升级 养鸡本来一直是养殖农户干的事情,但杨生洪在2008年投资6000万元,办起了6个国内最先进的标准化养鸡小区。 是公司不愿意与农户合作了?不。杨生洪说,随州的养鸡户目前采用的都是简易鸡舍,这种鸡舍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少,但料肉比低、疫病风险大、养殖成本高,而且商品肉鸡的规格不够统一,不便于标准化加工。公司希望用自建标准化养鸡小区作为示范,通过垫付55%建鸡舍资金及“合同放养、订单回收”方式,与养殖户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随州养鸡方式的“革命”。目前,这种合作方式已经启动。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杨生洪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说:“华中地区规模农业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给同星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空间。未来3年,我们计划新增投资6.5亿元,新建7个种鸡场,50个商品鸡场,1个大型孵化场,并对现有饲料厂和屠宰加工厂进行扩能。争取到2012年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成为一家可与广东温氏、安徽和威等国内名牌企业比肩的大型农牧企业,为随州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 陈晓林 通讯员 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