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全 天 候 “保 姆 ”
——特校教师黄梅二三事
作者:张清
  下午四点,曾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五年级教室内,九个学生端正地坐在课桌前。“学画动物”,年轻的女教师黄梅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行字后,孩子们很快就将课本翻到了对应的位置。
    “特殊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收效比较慢”,说起自己从事的特教事业,黄旭林感慨良多。
    1998年,黄旭林到特殊教育学校工作,11年时间里,她品尝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残疾人教育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刚上班那几年,特殊教育事业不够发达,不少残疾学生家长对残疾人教育并不了解,学生流失的状况非常严重,”令黄旭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所执教的班上,两个孩子课间打闹,造成其中一个孩子受伤。到了年底,孩子家长干脆把被子抱回了家,第二年就再也没有来了。
    特殊教育事业赋予了老师们更多的责任。黄旭林说,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上好45分钟的课,还要做好24小时的“保姆”。上完当日最后一堂课后,黄旭林便组织学生到食堂就餐。“只要孩子在学校一天,我们就要全方位照顾好他的一切,包括吃饭、睡觉。”
    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分智障生、聋哑生两类,前者主要以启智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后者以手语教学为主。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展残疾人教育,就是为了让广大残疾人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分享学习带来的快乐。”校长常国明说,在学校36名教职员工中,像黄旭林这样教龄超过10年的老师超过半数。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年轻教师充实到这个队伍中来。
    26岁的女教师黄梅就是这其中的一员。2008年6月,从河南中州大学聋人艺术装潢设计学院毕业后,黄梅选择了回母校执教。“我会把我学到的知识交给他们,看到他们开心,我也会觉得很开心”。黄梅用手语“说”,自己有信心把这份事业坚持到底。见习记者 张清 通讯员 陈论岭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 天 候 “保 姆 ”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