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技术工人首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者:新华
尽管已过去十几天,沈阳鼓风机集团的工人杨建华提起自己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事情依然感到有些难以置信。“这在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杨建华说。 按照惯例,从1990年开始颁发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只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以及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发放。而在不久前公布的200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名单上,不少技术工人赫然在目。在3997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有400名技术工人,占总数的1/10,这些人都是各自岗位上的技术能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位官员表示,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选拔范围,并且今后将成为制度。“国务院把特殊津贴颁给一线工人,不仅是对高技能人才的肯定,而且凸显了技术人才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技术工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走出了一个波浪形轨迹。从新中国成立起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工人在中国是一个让人自豪的职业。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许多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竞争、技术和管理上落后、历史包袱重等多种原因而陷入不景气,许多技术工人因此下岗、失业,这种情况在上世纪末达到顶峰,那时的 “工人”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同情甚至令人心酸的名词。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工人的地位迅速提高。很多技术工人甚至比厂里的中层管理人员挣得还多。不仅如此,工人地位的提高使到工厂当工人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乐于接受的选择。 被沈阳鼓风机集团聘为首席工人专家的杨建华,现在的月收入约6000元,并享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待遇。“没有国家经济的发达,哪有企业的好日子,更不用说工人的地位了。”他说,“做好一名技术工人让我感到骄傲”。 (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