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树立示范标牌 创新推广方式
曾都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作者:邱学锋、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张明学报道:日前,笔者在曾都区洪山、府河等乡镇采访时发现,公路旁、田埂边到处可见醒目的科技入户和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展示牌,上面分别标示着农作物品种、推广技术、病虫防治、政策信息等内容,当地农民随时随地可了解到当前农业生产的特点、技术和注意事项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让农业实用新技术更直接、更便捷、更快速传到家喻户晓,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近几年来,曾都区农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高产创建为载体,以科技入户为抓手,以示范推广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开展科技入户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巨大作用。
    据了解,该区自2004年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以来,率先在曾都的10个镇100个村1000个核心示范户家门口挂起一个小黑板。每到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科技示范户便会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把优良品种、病虫防治、科学追肥等田管措施写在小黑板上,让四周农户随时可见、随处可学,取得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民称小黑板为“科普书”、“明白板”。
    他们还通过示范展示牌的辐射带动,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现场观摩、田间指导和专家咨询,使无形的技术推广变成直观的现场,充分展示先进科技的示范效果,使农民“看得见、听得明、问得清、学得会”。引导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2008年,曾都区全年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试验示范项目706个、展示点1200余个;粮食总产同比增加6.15%,是近十年来粮食最高产量,并获得省人民政府评选表彰的 “2008年度粮食生产大县”荣誉称号;标准化生产再上新台阶,曾都水稻产地环境整体评价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又有“骕骦”、 “鹦鹉”、 “鹿鹤”牌三个大米品牌被认定为绿色食品标识。目前已有27个农产品获得三品证书并在市场上销售使用,其中有15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0个无公害农产品获得证书。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曾都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科技前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