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内外”兼顾 科技创新
——我市纺织行业现状与思考
作者:近日就此进行了探访。
  金融危机致使纺织服装企业压力增大,订单从哪里来,产品向哪里去,如何化危为机,寻求发展?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探访。
  危机来到身边
    “广东等地80%的小纺织厂都关门了,我们继续坚持,希望三季度后市场回暖。”4月中旬,位于随州经济开发区的日本独资企业景康随州服饰公司总经理刘坤勇说。
    2月份见到刘坤勇时,他信心满怀:景康及时调整市场,将金融危机“重灾区”美国的订单调整到欧洲和日本等地,订单排满了上半年。
    但两个月内,欧洲和日本市场开始萎缩,订单先后撤单。一季度,该公司生产服装20多万件,产量、产值同比均下降50%,工人也由1000多人减至700余人。
    随州联力针织公司也受到影响,今年一季度出口18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时近初夏,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似乎在经历“寒冬”,出口量下降,价格下滑,订单减少,履约率下降。商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我市纺织服装出口872万美元,同比下降57.2%,是降幅最大的行业,好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填平其降值,使我市成为全省出口唯一增长的市州。
  “内外”兼顾破题
    位于曾都经济开发区的随州力丰公司,今年一季度出口针织衫150万美元,同比持平。与其他企业不同,该公司仍将出口主攻方向放在欧美,因为该公司在美国设立了销售公司,专门研究欧美市场。公司总经理李飞介绍,他们目前接到的50万件订单中60%来自美国,40%来自欧洲,已排产到8月底。
    据调查,随州纺织服装企业中,纯粹做外单的企业也没有像沿海同类企业那样在金融危机面前陷入困境。
  (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许享红 见习记者 张清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内外”兼顾 科技创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