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谷城电 特派记者董斌报道:5月8日,首届世界华人寻根节圣土、信物采集交接仪式在谷城薤山风景区举行。谷城县政府领导向随团的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转交从薤山采集的圣土和信物——稻穗。
薤山是闻名鄂西北的旅游度假区,因炎帝神农在此尝百草发现薤白而得名。
谷城县委领导致辞说,这次大型采访,是一次寻根溯源,弘扬炎帝文化,传承神农精神,凝聚民族情感,加快旅游发展的盛大活动。谷城将以此为契机,发掘炎帝神农人文内涵,全力打造谷城旅游品牌。
“煌煌五千年,悠悠千万里。先祖神农批历荆棘,胸藏华夏,拯救苍生,恩被天下……”谷城县风景区领导恭读《薤山·神农颂文》。
10名身着白衣长裙的少女手捧从薤山上采集的圣土缓缓步入采集仪式现场,舞蹈展示后,将圣土小心翼翼地倒入钵盂中。随后,一名白衣少女乘坐花车,手持沉甸甸、金黄的稻穗来到仪式现场,舞蹈展示后将稻穗用黄色丝巾包好。在雄壮的音乐声中,谷城县政府领导恭敬地将圣土和稻穗交给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手中。
仪式结束后,采访团记者踏访神农遗迹,参观薤山风光。薤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其主峰——女儿峰高1099米。薤山峰峦叠翠,气候宜人,有“中国南避暑山庄”的美誉,现遗存外国传教士在这里修建的别墅20多座。记者们不顾疲惫,攀登长达2里多的陡峭的石阶,来到神农在此植五谷、尝百草休息的地方——神农洞前观看、膜拜。在百草园,记者们采摘神农当年发现的薤白,为始祖炎帝神农的为民奉献精神而感慨。记者们还品尝了产自薤山的神农茶。
“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跨省采访团昨日到神农架采访。图为神农架神农坛举行祭拜炎帝神农活动。 (本报记者 李文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