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文化随州看今朝
——我市营销文化品牌侧记
作者:常跃耀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随州具有鲜明、独特、灿烂的地域文化,表现为 “炎帝神农”、“季梁”和“编钟出土”所带来的三次文化浪潮,它们为“文化随州”建设带来了取之不尽的宝藏!
  历史文化是我们的财富
    随州优势在哪里?在文化。中国著名学者余世存先生论语随州文化时说:“历史文化是我们一代代可以从中开掘的财富。”
    5月6日,市委书记马清明对“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采访团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对一个城市来说,文化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文化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文化体现软实力,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思路决定出路。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精心策划一个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世界华人寻根地;精心建设神农公园和白云山公园两大城市主题公园;精心设计文化游、山水游、乡村游三大旅游线路;精心打造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一个5A景区,擂鼓墩曾侯乙古墓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徐家河水上休闲度假区3个4A景区;精心培育万和兰花、尚市桃花、洛阳银杏、三里岗香菇、洪山茶叶五个乡村旅游基地。
    随州,论经济总量,在地市州中,不是“重量级”的;论面积,在地市州中,也不算大;只有论历史文化,随州才是独特的、鲜明的。有分量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史重要组成部分,在湖北、全国乃至世界独树一帜,其中,炎帝神农和编钟两种重要文化元素,让随州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带着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走向全国和世界!
    “文化随州”魅力无穷
    2006年,市委提出建设“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奋力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的目标。经过几年的打拼,随州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据统计,2008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310.2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14%,是地级随州市成立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文化随州打造核心竞争力,随州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我市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达到59亿元,高起点、大手笔建设近10公里的滨湖风光带、20公里的中国专汽走廊和24公里快速旅游通道,城市的绿量从35%达到53%。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市民的幸福感指数与日俱增。
    文化随州必然带来文化产业和城市旅游的繁荣,即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投巨资建成的博物馆免费向世人开放,可以聚集人气,推销文化,扩大影响,提升形象;投资2亿元建成的炎帝神农核心景区,文景相融,气势恢宏。它们与娥皇寻夫的大洪山、徐家河水上乐园等景观相连,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化随州风景。
    随州是美丽的,源于她的文化和山水。市委书记马清明诚邀天下华人和五洲宾客来随州“听编钟神曲,看曾侯古墓,拜炎帝始祖,游灵山秀水”。
  建设宜居怡商的创新型城市
    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历史资源,营销文化品牌,形成活力强劲的文化经济,是随州建设宜居怡商的创新型城市的必由之路。
    有文化品牌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的城市。随州运用市场手段,营销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极大提高随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聚结各种优秀生产要素,形成“投资洼地”,催生先进的生产力。
    5月20日,是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许多海内外游子将来随州朝拜始祖,尽情品尝寻根文化盛宴。
    文化的盛会也是经济的盛会,中航集团、旺旺集团、沃尔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届时将参加寻根节和经贸洽谈会。目前,寻根节签约项目已落实30亿元。
    文化随州建设带来的随州文化经济浪潮,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使未来的随州在建设宜居怡商的创新型城市道路上昂首阔步!
  
    本报记者 常跃耀 通讯员 龚承斌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化随州看今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