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谈发展 谈寻根节 谈随县的设立
马清明到中国随州网与网友沟通交流
  (上接第一版)金融危机到现在还没有见底,但是我们随州的经济就像现在的天气一样,正一天一天热起来。我们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一批大的项目如西气东输、麻竹高速、随信铁路等今年都会相继开工,中国航空集团、中国重汽集团、中国盐业公司等一些“中”字头的企业都纷纷看好随州、进入随州。这些大项目、大企业的进入,定将为我们新一轮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后劲。
    现在随州最大的实际还是发展不够好。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认真地查找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三点: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工业强市力度不大。我们随州同温州相比,主要的差距在于思想观念,温州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意识,他们人人想当老板,当了小老板还想当大老板。但是随州很多人就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官本位”意识比较浓厚,乐于做官、懒于做事、羞于创业,所以我们提出要通过思想解放的突破,来加快对外开放、推动全民创业、建设工业强市。今年1到4月,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129户,平均每天诞生26个老板。金融机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这个难得的机遇,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市贷款余额净增的额度和贷款的增幅今年双创历史新高。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渡过当前的经济难关,更好地推动“四个随州”的建设,实现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主持人:网友“我是随州人”问,目前学习科学发展观,有些单位多是开会、写心得,解决实际问题不多。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进入了分析检查阶段,为了克服走过场,您有何要求和措施,能否要求各个部门的领导像您这样到网上与网民们直接对话?
    马清明:网友的提问很有代表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绝对不能走过场,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定要务求实效。中央总体要求是三句话: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检验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不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看这三句话是否落到实处。取得实在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人民群众参与进来,让人民群众和我们一起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第一,开展万人问卷大调查活动,开门纳谏,问计于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发出的问卷绝大多数都回收了,群众对随州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第二,领导带头调查研究,市委确定26个调研专题,市委常委带头,每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承担1-2个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随州的发展把脉,寻找在随州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第三,组织各个层面的座谈会,我们将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各个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市属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座谈会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广纳群言,集中民智,推进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更大实效;第四,网上在线访谈,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领导干部都要走进网络,与网民朋友面对面交流,双向沟通,一方面让广大网友了解市委、市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另外也让党和政府了解网友、广大市民群众有何诉求、心愿,对党和政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共同推进随州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主持人:近来,网上对随州个别行政官员吃拿卡要有所反映,市民们有不少议论,网友“菲戈”是一名外地来随的商人,他认为,要发展随州经济首先要解决发展环境和社会治安问题。关于随州的发展环境,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您有什么策略?
    马清明: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的竞争,资本是流动的,哪里环境好,资本就流向哪里。我们招商引资不愁没有项目,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打造承接项目的平台,能不能创造最具吸引力的环境。近两年,市委市政府在环境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我们提出环境工程是“生命工程”,努力打造中部地区一流的投资环境。我们对外兑现“安全、赚钱、开心”六个字的承诺,所有的客商到随州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确保他们的人身、财产、投资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能赚钱,而且还要让他们开心地赚钱;对内树立“外商无小事、诚信打动人、变通是个宝、人人是环境”四句话的理念。我们致力于在随州创造这样的环境,更好地吸引外商、吸引项目到随州落脚,借助外力加快随州发展。
    当前我们的环境建设确实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接到了不少客商的投诉,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提出对环境的建设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从随州的实际出发,主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把抓环境和抓作风结合起来,环境的背后往往是干部作风的问题,干部作风不好会影响到环境的改善,吃拿卡要反映的都是作风问题。今年是我们的“作风建设年”,我们在干部作风问题上采取了一些力度很大的措施,包括“三百”行动,即百日环境大整治、百名干部当保姆、百家机关联企业,市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关于对“不在状态”党员干部进行处置的暂行规定》,抓住典型、严肃查处,绝对不允许任何损坏环境的人和事在随州存在,同时加大教育力度,将教育和惩治结合,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第二,在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随州实行大部门制就是要精兵简政,就是要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现在我们一些部门养人太多、机构臃肿、人满为患,我们要继续巩固大部门制改革的成果,使我们的政府机构更加精干、人员工作更有效率,更好地为基层、企业提供服务。同时我们要建立一些管用的制度,通过制度来管人,依靠制度来营造环境。把规矩立起来,把制度建设起来,形成良好的机制,来为客商、企业、基层服务。只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推进随州又好又快发展。
    主持人:我们来看这位网友“宁静的秋叶”的提问,看来他是马书记的崇拜者。他说,仔细回味随州的原貌和如今突飞猛进的随州,感慨万千,从内心很感谢马书记和现任的市领导班子和所有的建设者。随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网友们这样的称赞非常多。请问马书记,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马清明:随州建市晚、基础差、底子薄,而且我们是从一个县城走过来的。所以对于随州来说,加快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是我们面临的双重任务。通过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通过城市化又为我们工业化的发展打造一个最佳的平台。所以这两年,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来抓城市建设。我们提出来,要高起点规划城市,大手笔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全方位经营城市,下大力气来抓城市建设。
    首先是高起点、高品位地抓城市规划,做到几十年不落后;同时城市的管理非常重要,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还要把城市资源用好、盘活,走出一条经营城市的路子,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两年我们的城市建设有了一些进步,人民群众给予了很多的肯定,大家都感受到我们的城市变美了,变亮了,变得更加洁净了,也变得更有城市味了。我们认为抓城市建设也就是抓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领导干部的政绩工程,它就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我们创新城市环境实际上也是在优化投资环境,城市建设得好,建设得美,让人家赏心悦目,就能够让外商一见钟情;而我们通过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能够为我们企业的发展,为外商的投资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我们要锲而不舍,长期地抓下去,使城市面貌脱胎换骨,不断地有新的发展。
    在抓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城市建设要紧贴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展开。为什么很多地方抓城市建设老百姓骂娘,但随州人民群众却拍手叫好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市委市政府在抓城市建设当中贯彻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城市文化厚重,历史非常悠久,在城市建设中注意更多地注入文化元素,让城市文化更加厚重起来。我们人民群众需要有一个非常适宜人居的环境,这两年的城市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解决老百姓行路难的问题、城区下雨渍水的问题、小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人民群众需要更多的休闲空间、更多的健身场所、更多的文化阵地。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注意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些需要。现在城市骨架不断地拉开,我们建了很多绿地、很多休闲广场,让老百姓一出门就能够进公园,滨河景观带已成为老百姓休闲健身、享受自然的最好去处。人民城市人民建,建设城市为人民,很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在我们城市建设的任务还非常重,我们还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紧迫需要,一年一年地抓,一件一件地干,使我们的城市面貌有更大的改观。这两年我们抓城市建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节会为载体,来拉动城市建设,一年抵五年,甚至一年抵十年的发展。像这次举办华人寻根节,我们提出要办一流的盛会。今年以来,我们城市绿地新增了45万平方米,刷黑路面13万平方米,130多处建筑物实现了亮化。这些都使我们城市的面貌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文化设施、宾馆酒店,都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没有寻根节的拉动,这种变化是不可想像的。尝到了这个甜头,我们今后还要通过一些重大节会活动的举办,来拉动我们的城市建设,来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持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随州市民的幸福感也在不断地提升。马书记,咱们网友中也有不少的农民朋友、乡镇的朋友。所以请马书记谈一谈今年我市在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方面做了哪些重大部署,咱们的农村建设有哪些具体的惠民政策?
    马清明:随州是一个农业大市,无论是人口还是面积,农村农民都占大头。所以没有农村、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市的小康。“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更是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当前我们战胜困难,应对危机,农业是保障;我们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潜力在农村;我们保民生、保稳定,农民是重点。在“三农”问题上,我们始终不能有半点的松懈,一定要把“三农”工作的重点突出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年一年,一件一件地来加快农村、农业的发展,使全市农民兄弟能够更快地走向小康之路。
    抓农村不能就农村来抓农村,也不能就农民来抓农民。像随州这样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农村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缩小农村来富裕农村,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我们抓城市化的推进,抓工业化的发展,抓全民创业,为的都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来转化农民,来减少农民。现在我们农村的耕地非常地有限,把这么多的农民捆绑在这么一块耕地上,农民富不起来。抓工业,抓创业,富农民。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全民创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各个部门都制订出台了支持农民创业的一系列政策,全市吸纳就业3.3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8万人。还要培养更多的创业型农民,使他们通过创业增收致富,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的突破性发展。
    党中央号召加快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随南地区50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涵盖了700平方公里,12.8万人口,在点上突破,来整体地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广水市也在北三镇选择了20个村,作为新农村试验区,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来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有这么几个重要的环节,市委市政府正在加大力度突破。
    第一,新农村建设要搞好规划,从规划起步。过去我们的农村建设,差就差在规划上,所以我们现在要高起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把规划做好,以规划为龙头来带动新农村建设。
    第二,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支撑。随州要大力地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培植大的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基地的建设,带动千千万万的农民进入市场。三友公司是一家搞香菇加工的公司,去年全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金,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业创汇企业;同星农业也跨入了国家级龙头企业的行列。通过这些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的进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第三,新农村建设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跟城市相比,差就差在基础设施上,必须重点加强。现在中央对新农村的建设,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有很多项目都投到农村。我们要把这样一些涉农的项目很好地捆绑在一起,利用这样一些项目的投入,来推动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加快新农村的步伐。
    第四,新农村建设要重点抓好村庄整治,解决脏乱差问题,让新农村的面貌真正地新起来。村庄整治不需要很多的投入,随州的生态环境又非常的好,一个村一个村地抓好清洁卫生工作,解决乱堆乱放、乱丢乱扔、乱搭乱建的问题,让村庄更加洁净,更加靓丽,新农村面貌就新起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全市的农民兄弟,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我们的农民兄弟也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走上小康之路。
    主持人:20年前,随州的大洪山风景区与张家界同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20年后,张家界名满天下,而大洪山景区的开发还在起步阶段。网友“一见如故”说,现在我省正在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马书记,要让大洪山早日名扬天下,您有何构想?
    马清明:我们随州不仅文化厚重,历史悠久,而且山水优美,生态一流。我认为,随州最宝贵的优势是文化的优势,是生态的优势;最宝贵的资源是文化资源,是生态资源;最重要的资源是文化资源,是生态资源。现在,我们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进“两圈”建设,一个是“武汉城市圈”,一个是 “鄂西生态旅游圈”。随州正处在两圈结合部,我们是一个接点,同时又是“西圈”的门户。现在,我们要作好接点的文章,作好门户的文章,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好,把我们的资源利用好,开发好。所以,大洪山也是我们随州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当年的大洪山和张家界、九寨沟在国务院一个文件上被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张家界和九寨沟相比,我们起步晚些,但我们有后发优势。我们抓住当今这样一个难得机遇,搞好规划,大手笔投入,我们大洪山这张名片一定能够亮丽起来。这次寻根节,随州市政府将和鄂西生态圈投资公司签定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个平台。这个协议包括鄂西生态圈投资公司整体包装开发大洪山。现在,大洪山的开发已经起步,不仅主景区开发已起步,而且大洪山周边的温泉、火山地质公园、生态园等旅游资源正逐步得到开发。把这样的资源很好地整合起来,然后再借助我们市政府同鄂西生态圈投资公司共同打造的投资平台,争取他们更大更多的投入。这样,大洪山名扬天下,应该说指日可待。我们全市上下都期盼着这个目标早日实现。
    主持人:在“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随州记者会上,您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文化随州建设的情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们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请您谈谈如何塑造新时期的随州人文精神。
    马清明:“四个随州”建设,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炎帝神农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我们举办华人寻根节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来传承炎帝神农精神。炎帝神农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我认为最核心的是两条:这就是民本精神和创造精神!炎帝神农毕生都是在为民众造福,为民解忧,为民解难。他的八大历史功绩,每一项都与民生紧紧相连。这体现了他的民本精神。炎帝神农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都体现了一种伟大创造。而且,我认为这样一种民本精神、创造精神,正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大力继承的精神。我们今天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建设进程当中,我们需要炎帝神农精神,很好地弘扬起来,而且要很好地继承下去,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近两年,我们随州把炎帝神农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随州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时期随州人文精神。我们二次党代会把新时期的随州人文精神写进了会议报告,四句话十六字:“刚韧自强、兼容开放、重信尚德、锐意创造”。那么,这四句话十六字的新时期随州人文精神,我觉得最重要最核心的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兼容开放,一个是锐意创造。我们随州要海纳百川,要兼容天下,要有这样一个胸怀和气度,使随州走向开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现在,我们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需要创新,需要创造,专用汽车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形成这样的规模,这是创新创造的结果,包括我们其它产业如香菇产业、风机产业的发展,都体现了创新创造的精神。我们要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真正走出工业强市的路子,需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创新、创造。只有创新、创造,随州才有出路。
    主持人:近来有不少网友关心随州设立随县的事情。近日,省政府已正式下发通知,在随州市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请马书记谈一谈成立随县的背景和意义。
    马清明: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市曾都区划出部分乡镇增设随县。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之下,国务院对我们的区划进行调整增加一个县是非常难得的,这是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我们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也注意到网上反映非常热烈,令人欣慰的是,网友们对随县的设立表示出高度认同,大都认为这是一件有利于随州发展的大好事,都认为增设随县又为随州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大家知道,曾都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将近7000平方公里,有160多万人口,号称“全国第一区”。而且95%以上的面积是农村,78%以上的人口是农民。作为一个城区,很难对这样一个广阔的农村经济社会实行有效的管理,而且现在国家的转移支付都是对县,作为城区很多政策无法享受,很多国家支持的项目无法进入。这几年我们在这一块的“损失”就有几个亿。另外,我们随州到目前为止,很难形成很好的竞争态势,只有两个县级区划单位,在工作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为了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平衡,领导分散了很多精力,在各个方面搞平衡,不利于随州的发展。随县设立后,新的格局有利于加强对农村社会经济的有效管理,有利于更好地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利于统筹随州各个区县市的发展。所以,新设随县是件大好事,是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最近有一些传言,议论随县成立的各种方案,这是没有的事。最近寻根节事情多,还没有研究设县的方案。我们会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批复,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来制订科学的方案,保证随县设立的成功。我们已经向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承诺,设立随县将不增加人员编制,也不大兴土木,提倡勤俭建县,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区划调整好,通过随县的设立抓住发展的机遇。
    主持人:举世瞩目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即将开幕,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的嫡系子孙,广大市民都非常激动,满城欢喜。我们知道这次寻根节规模宏大、盛况空前。马书记,此时此刻您对我们的市民有什么期待和要求呢?
    马清明: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是随州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文化盛会,也是今年湖北省最具影响的文化节庆活动。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实现“五个到位”:一是系列活动筹备到位,特别是万人规模的开幕式正在紧张操作之中,其它各项活动也正在有序进行;二是景区宾馆建设到位,炎帝神农故里核心景区大气恢宏,是标志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全市16家定点接待宾馆全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宾;三是嘉宾邀请联络到位,这次盛会将有国家级领导人及一批重量级嘉宾参加;四是新闻宣传造势到位,北京的新闻发布会开得非常成功,“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许多重要媒体都对我们的华人寻根节进行跟踪报道,把随州推向世界;五是市容市貌整治到位,“六大整治”行动、“万人清洁随州城”等活动让我们的城市面貌更加靓丽,以新的形象迎接华人寻根节到来。
    现在我们距盛大的开幕式还有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还要进行最后的冲刺,确保华人寻根节圆满成功。随州要走向开放,现代经济条件下,谁能吸引世界的眼球,谁就能获得快速的发展。随州文化厚重,历史悠久,特别是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两大世界级资源集于一身,但是我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太低,有多少人知道、认同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举办华人寻根节就是要弘扬炎帝神农文化,就是要真正确立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不可撼动的地位。文化资源是可以流失的,如果我们用不好、做不起来,就会被别人“抢”过去,我们就会愧对祖宗。我们希望通过办节确立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不可撼动的地位,并让世界华人都把随州作为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提高随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要有名气、队伍要有士气、发展要聚集人气,如果城市没有名气,队伍没有士气,发展很难聚集人气。通过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世界了解随州,让随州走向世界。
    办节也是一把双刃剑,节办好了是“正效应”,节办不好是“负效应”。华人寻根节如果取得成功,随州可能成为中国的焦点,甚至是世界华人的关注点;如果办节出了大问题,就会损害随州的形象。我们作为炎帝子孙,为老祖宗办好事、办大事,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作为随州市民,我们有责任爱护家乡、发展家乡,我们要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确保华人寻根节圆满成功。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有四个字的要求:安全、一流,安全是底线,不能出问题,更不能出大问题;一流是最佳的效果,一定要办成一流的盛会,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个一流的文化大餐。期待全市上下人人当好东道主,个个塑造新形象,以我们良好的表现向世界华人交出一份合格圆满的答卷。
    主持人:谢谢马书记在百忙之中来到中国随州网与网友交流,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讲演与解答。各位网友,马书记今天非常繁忙,参加寻根节的各方嘉宾和新闻记者正在陆续抵达随州,在线访谈的时间有限,现在还有很多网友依然活跃在网上,在提问。马书记,请您对网友说几句话,好吗?
    马清明: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即将开幕,海内外嘉宾即将到达随州,这是随州盛大的节日,希望每个网友都能当好华人寻根节的“志愿者”,大家都来为我们成功举办这样一个节日作出一份努力,作出一份贡献,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一起迎接随州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谈发展 谈寻根节 谈随县的设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