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做大做强随州香菇产业 建好建美吉祥寺新农村
——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策,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领域的全面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包括农村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力量的广泛参与。湖北裕国公司植根于 “中国香菇之乡”——三里岗镇,伴随着随州香菇产业而成长。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发展产业、造福桑梓”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理所当然应该承担的责任。在随州的吉祥寺新农村建设中,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自觉地将自己置入排头兵的位置。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帮扶新农村实现产业化发展
    通过“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发展模式。公司在三里岗吉祥寺新农村建设了标准化香菇种植基地500亩。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由公司提供菌种、技术等服务并按合同收购产品,农户按照公司要求搞好种植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基地从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创新入手,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农户获得更大的收益。2008年,基地内种菇农户年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5万元。
  着力打造新农村经济主体建设华中最大香菇市场
    随州香菇大市场是随州市委、市政府为促进随州香菇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打造吉祥寺新农村经济主体,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而在吉祥寺新农村兴建的华中地区最大的香菇交易大市场。市场由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投资近3200万元兴建,占地28000平方米。
    市场各种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形成了集交易、仓储、加工、服务等项目于一体的专业化市场,以加工、基地、信息为纽带的运营格局。成为展示随州香菇产业形象的载体和搞活香菇流通的主途径,省内外的香菇通过大市场这个窗口实现交易;市场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杠杆,带动了基地的发展。仅吉祥寺新农村就发展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近1000亩;市场的建立扩大了随州香菇产业的辐射能力,增强了香菇货源的集散能力。吸引了河南、四川、陕西等地货源前来交易,补充了市场的需求。充足的货源保障了龙头企业正常生产,保障了随州香菇出口的稳步增长,2008年随州香菇出口过1.1亿美元;市场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吉祥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主体,带动了村民就业和持续稳定的增收。带来香菇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促进香菇产业的市场交易量增加40%,年达交易香菇近5万吨。交易额增加45%,年交易额过10亿元。新增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带动近10万农民通过从事香菇产业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新农村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村企合一”是公司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创新。公司在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将企业与新农村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使公司真正成为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主体。为吉祥寺村新农村最终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
    公司通过“村企合一”的方式,投入资金500万元将吉祥寺村河口一组十七家住户(62位农民)整体搬迁到由裕国菇业有限公司承建的香菇大市场的现代化新居,十七家住户的全部山场、土地依法流转,以入股形式与公司联合成立合作社。公司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逐步安排到公司各单位上班。将单纯种地的农民转化为企业员工和企业股东,并按国家政策和公司统一标准为其办理医疗、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为其办理新农村户口迁入、子女上学手续。全体村民从此告别土房,改变了较恶劣的居住环境,走上“劳者有工、居者有屋,难者有帮,老者有养,少者有教、收入增加、生活提质”的富裕之路。
  努力解决就业问题
    三里岗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区,耕地少,面临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公司是一条重要的安置渠道。在企业务工收入成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公司通过不断扩大生产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公司解决农民就业600余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50余人,务工农民净收入每年在1.2万元以上。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任。作为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裕国公司将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建好建美吉祥寺新农村。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大做强随州香菇产业 建好建美吉祥寺新农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