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夏粮夏油喜获丰收
预计产量4.19亿公斤 同比增1070万公斤
本报讯 记者许享红、实习生李彬彬、通讯员秦萍报道:几天的阴雨并未挡住农民的收获进程和丰收喜悦。5月30日,沿316国道两旁秧田水汪汪、绿郁郁、人忙忙。 市统计局28日传来消息,全市夏粮收割面积150.45万亩,比上年增8800亩;预计总产量4.19亿公斤,同比增1070万公斤;平均亩产278公斤,同比增6公斤。其中小麦132.26万亩、同比增1.06万亩,预计总产量3.72亿公斤、同比增1100万公斤,平均亩产281公斤、同比增6公斤;油菜24.18万亩,同比增1.32万亩,预计总产量2460万公斤、同比增150万公斤,平均亩产102公斤、同比增1公斤。 今年我市虽遭罕见的冬春连旱,给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但各地狠抓抗旱、细抓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夏粮夏油出现了增产好形势。 据悉,今年夏粮夏油之所以喜获丰收,首先得益于惠农政策,实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保护价收购,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播种面积普遍增加。其次是去年秋播土壤墒情好,实现了壮苗越冬;小麦扬花灌浆期温度、光照、墒情适宜,病虫害发生程度也有所减轻,所以穗多粒满。 据分析,板块经济、订单种植发展迅速,提高了我市种植效益,如曾都区以银丰面粉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在府河、洛阳、洪山、环潭等16个乡镇,抓好了70万亩优质高产小麦板块基地建设,作订单种植。预计板块区小麦平均亩产300公斤,比该区平均亩产增21公斤。入户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使板块区农民掌握了小麦免耕、配方施肥等技术,郑麦9023、鄂麦23等优质品种面积达90%。机耕机播机收面积不断扩大,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和抢住最佳播期,以及抢住最佳收获时机,减少了损失。 |